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118章 风雨飘摇中的权力交接(5/7)
朝廷委派中央官员兼任道的长官。同时,为有效管理分布于边境的突厥、回鹘、铁勒、室韦、契丹、靺鞨等诸多民族,稳控边防,给一线指挥员以临机指挥权,天宝年间又沿边防设置了十个藩镇(相当于现在的战区),每个藩镇根据其战役方向情况,编配固定员额军队。

    刚开始,朝廷控制力强,藩镇节度使升降任命完全听决于中央。节度使作为辖区最高军事长官,对辖区内军事事务负全责,可以根据作战需要在辖区内筹措粮草物资,组织防务建设。这种设置,极大发挥了节度使主观能动性,在拓展和巩固边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晚年的玄宗贪图安逸,放松了对藩镇的监管,致使安禄山悄然做大,引发了导致大唐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边防藩镇在吐蕃、回纥的现实威胁下无法撤销。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大唐只能在内地也设置藩镇,并编配相应员额军队用以平衡和牵制边防藩镇。

    到了代宗时,全国已形成了藩镇、州、县三级行政区划,藩镇节度使(地盘小的藩镇为观察使)取代了临时的“道”,成了地方军政一把抓的大员。

    当然,那时的多数藩镇还是比较听令于中央的,能够按时缴纳贡赋,参与由国家统一组织的诸如防秋、平叛等军事行动。但也有些实力较强的藩镇,因历史原因经常和朝廷闹点小矛盾,在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出现抗旨不遵甚至起兵叛乱的忤逆行为。代宗时期,比较典型的刺儿头藩镇当属河朔三镇、平卢淄青和山南东道。

    河朔三镇指分布于今河北,以及河南、山东部分地区的卢龙、成德和魏博三个方镇。原来都属于安禄山势力范围,兵精粮足。当年,安禄山就是以此为依托,起兵席卷长安。

    1卢龙方镇,管辖范围在今河北北部。

    辖幽州(北京)、蓟州(天津蓟县)、妫州(怀来、延庆等地)、檀州(密云)、涿州(保定涿州)、莫州(任丘)六州,编配兵员五万余人。

    节度使朱滔是汉人,与下面几个老家伙相比资历较浅,三十出头,其兄长朱泚入朝做了宰相,受到代宗重用,位高权重,与朝廷关系较为紧密。但朱滔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为人贪狡有野心,他力劝兄长朱泚到长安晋见,并不是出于什么忠心,而是忽悠走了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