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宗虽然搭起了草台班子,任命了宰相、官员,但这些人均非帅才,无法承担起恢复江山社稷的重任。于是,他想到了当年亦师亦友的高人,李泌!
李泌,字长源,祖籍辽东,生于长安。与唐初声名显赫的瓦岗军主帅李密一样,均出自北周名将李弼一脉。
李泌比肃宗小十一岁,幼年时就以才思敏捷着称于世,玄宗让他与当时还是永王的李亨交往。等到李亨做了太子,李泌已经成年,经常向玄宗上疏议论国政。玄宗想用他为官,他不愿意,便让他与李亨结为布衣之交,李亨称他为先生。
杨国忠嫉恨他的才行,找了个理由将他迁往蕲春(今湖北黄冈辖县),后来归隐于颍阳(今河南登封)。
肃宗遣使征召李泌,李泌赶到灵武拜见。肃宗大喜过望,朝政不分大小必向李泌咨询,肃宗想升任他做宰相,李泌说:“陛下您把我当做宾客朋友,那可比宰相尊贵多了。”
有了高人李泌的出谋划策,肃宗不再为困窘的局面发愁,各项军政事务逐渐步入正轨。原来被迫降于安禄山的京兆尹崔光远、长安令苏震、侍御史吕諲、右拾遗杨绾、奉天令崔器等人相继从长安逃出投奔肃宗。
那个害死高仙芝、封常清的宦官边令城也从长安跑到灵武,肃宗恼怒他陷害忠良,将他处斩。
肃宗知道若想收复长安,手中必须有兵。靠近灵武最近的当属河西、安西两军。
肃宗颁诏让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发兵五千赶赴灵武,李嗣业有些犹豫,与节度使梁宰商议,想看看下步形势再定。
绥德府折冲段秀实找到他,毫不客气的说:“哪里有君父向臣子告急,臣子却安然不动的道理!你平常总爱自称大丈夫,现在看来,不过是个妇人罢了。”
李嗣业、段秀实原本都是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麾下将领,生死与共多年关系非常不错,所以段秀实才会这么毫不避讳的说他。
李嗣业的脸一下红了,立即向梁宰报告,让段秀实做自己副手,领兵奔赴灵武。
安西军府也接到了肃宗命令,行军司马李栖筠征发精兵七千,亲自做了一番战前动员,遣送他们出发。
就在肃宗蓄势待发之际,各地反抗安禄山的势力,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与叛军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