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88章 肃宗请来的高人,白衣山人李泌(1/8)
    至德元载(756年)七月十二日,唐肃宗李亨在灵武继位。

    肃宗面临的局面非常严峻,安禄山在洛阳称帝,故都长安沦陷,各地分崩离析。由于朔方精兵跟随节度使郭子仪征讨安禄山未归,手中兵力只是些不堪一战的老弱士卒,以及数百跟随前来的禁军,文臣武将不满三十人,能够掌控的地盘只有天水、扶风、陇右、顺化寥寥数郡。

    朔方留后杜鸿渐、判官崔漪以及河西司马裴冕因劝进有功,获封为相,组成了肃宗第一任宰相班子。

    杜鸿渐是进士及第,崔漪、裴冕出自望族,门荫入仕。这三人均长期在边疆任职,虽非大才,也称得上尽职尽责。

    有了宰相,肃宗又着眼作战需要,升任前蒲关防御使吕崇贲为关内节度使,陈仓令薛景仙为扶风太守,陇右节度使郭英乂为天水太守。

    由于继位仓促,朝中各项礼仪、制度均属草创,加之边军将领不识礼数,闹出不少笑话。

    大将管崇嗣在上朝时竟然背向肃宗而坐,旁若无人的与身边人交谈。监察御史李勉当即弹劾管崇嗣,将其拘押起来。肃宗大度赦免了他,笑着称赞李勉:“我有了你,朝廷才像个朝廷!”

    隶宗的继位极大顺应了人心,给了忠于唐室的官员一个希望,得到消息的郡县纷纷归附。

    而此时刚刚在普安郡(今四川剑阁县境)安顿下来的玄宗,还不知道儿子已经称帝并将他尊为太上皇,仍以大唐皇帝名义,对外颁布了他撤出长安后的第一封诏旨。

    这封诏旨对各地抗击叛军作出了部署。其中,任命肃宗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兼任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使,向南夺取长安、洛阳。

    永王李璘任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使;盛王李琦任广陵大都督,兼领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等路节度使;丰王李珙任武威都督,兼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使。

    在四个担当重任的儿子中,除了称帝的李亨,只有永王李璘到任,李琦、李珙均为遥领,所属军政事务由他们的副手负责。

    可以说,玄宗的这纸诏令对抗战形势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天下官员都知道了他在哪里,且为用兵自重的李璘走向叛乱之路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