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叛乱的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他们个个都是刀头舔血的百战精锐,见惯了血雨腥风的虎狼之师,就凭内地这些从未打过仗的摆设,哪里抵挡的住!
有些茫然的玄宗让人召集宰相商议,一眼就看到了面带喜色,得意洋洋的杨国忠。
杨国忠身为宰相,国家有难为什么会是这副德行!还不是自当上宰相那天开起,他就不断唠叨安禄山必反,玄宗一直置若罔闻。这倒不是他杨国忠有多么清醒的头脑,而是出于他与安禄山的不和。
现在安禄山反了,足以证明他杨国忠一心为国的情怀!
看着玄宗略显紧张的表情,杨国忠镇定自若的说:“圣上您无需担忧,造反的只是安禄山一人而已,他手下那些将士肯定都不情愿。估计用不了十天,此贼首级一定送到长安。”
玄宗满脸愁云瞬间消散,众位大臣却是个个相顾失色。平心而论,造反并不可怕,大唐国力丰盛,精兵猛将并不只是安禄山一家,重视起来未必没有转圜的空间。可怕的是时局已经到了这步田地,皇帝与宰相仍然如此糊涂,盲目乐观。
缓过劲来的玄宗开始作出部署,任命特进毕思深前往东都洛阳坐镇,金吾将军程千里赶赴河东,各自招募军队组织防线,将安禄山拦阻于关中以外。
十一月十六日,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入朝。
封常清此行并非有意而为,纯属年度拜会而已。大概是天意如此吧,偏偏让他赶上了安禄山作乱。
有了这位刚刚击破大勃律的名将,玄宗内心安稳了许多,谦虚的向封常清请教破敌之策。
封常清并未把这次起兵当成多么严重的事件,这源于他对大唐国力、以及对自己指挥能力的无比信任。
于是,他信誓旦旦的向玄宗保证:“如今太平日子过的久了,人们乍一见到兵戈,难免心生恐惧。然而事有对错之分,安贼逆天行事,必定不会长久。臣请急赴东都,大开府库,招募骁勇,挥舞马鞭渡过黄河,斩安贼首级进献圣上!”
如果说杨国忠的话只是让玄宗稍解愁怀,那么封常清的这番许诺则让他像吃了安心丸般彻底放松下来,笑容重新回到玄宗脸上。
龙颜大悦的玄宗当即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封常清当天赶到洛阳,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