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过后,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节度使职务,调回朝中任职,由他的亲信将领封常清继任。
剑南方向(云、贵、川一带),用人不当,南诏叛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在大唐扶持下,南诏王皮逻合统一了六诏归附大唐,获名蒙归义,成为大唐属国,划归剑南节度使节制。天宝七年(748年)十二月,蒙归义病故,其子合罗凤继位。
与此同时,杨国忠推荐恩人鲜于仲通担任剑南节度使。
鲜于仲通曾在杨国忠最为潦倒时帮助过他,把他介绍给了当时的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杨国忠得以进入长安,有了今天的风光。可以说,鲜于仲通是杨国忠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贵人。
鲜于仲通虽然具有一定的学识与谋略,但其为人器量狭小、性格急躁,不太擅长处理民族关系。上任没多久,就把属地蛮夷各部搞的人心不宁。
按照以往成例,南诏王每年都会带着各部酋长,携妻室前往成都拜谒节度使。路经云南郡时(今云南祥云一带),太守张虔陀利用职务之便,经常与他们妻子勾搭,还向他们索要财物。合罗凤只要答应的稍不痛快,张虔陀便会派人过去辱骂。
合罗凤激怒之下起兵造反,于天宝九年(750年),攻陷云南郡杀死张虔陀,夺取了依附大唐的三十二个羁縻州。
天宝十年(751年)四月,玄宗诏令鲜于仲通出兵八万征讨南诏。
唐军兵分两路,分别从戎州(今四川宜宾)、嶲州(今四川西昌)进发,抵达曲州(今云南昭通)、靖州(今云南昭通鲁甸县)。
合罗凤派人讲和,承诺归还掠夺的俘虏、财物,退回南诏,并捎话说:“现在吐蕃大军压境,如果不答应我,我将投靠吐蕃,云南就再非大唐所有了。”
鲜于仲通自恃兵多将广,没有同意合罗凤的提议,继续进军西洱河,兵临南诏国都太和城下(今云南大理境)。
合罗凤很清楚,一旦战败,他和他的南诏都将不复存在。遂举全国之力绝死反击,与唐军展开激战。唐军大败,战死六万多人,鲜于仲通只身逃脱。
合罗凤让人收殓双方战死将士尸体,筑成京观,派人向吐蕃请降。吐蕃凭空得来如此大礼,欢喜过望,任命合罗凤为东帝,称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