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几个人神神秘秘、鼓鼓捣捣的私下运作,无非是想避开公众视野,谋取个人私利。
【03】狠刹阿谀奉承之风
宋璟曾做过广州都督,在当地名声不错。他走后,当地一些官员和民众出于尊重为他立遗爱碑。这是当时百姓对官员施政行为的一种肯定,与清朝的万民伞、现代的表扬信相类似。
但正因如此,许多地方官员为了博取名声,引起朝廷关注,暗中唆使所属民众为自己立碑,好事变成了矫情!
宋璟对此很反感,他面见玄宗说:“臣在广州并没什么特殊功绩,只因臣现在位居宰辅,得到陛下信任,才给了这些人以谄谀拍马的机会。这种风气不好,请从臣开始,禁绝此风!”
玄宗叹服并采纳了他的意见,诏令一经颁布,各地都不敢再随意立碑,曾经风行一时的奸佞谄谀之徒彻底没了市场!
【04】用人用其所长
宋璟长于识人、善于用人,对朝中官员的优缺点了解的非常清楚,能够根据他们的禀赋特长,将其放到合适岗位上发挥作用。
他曾在一次中高级官员调整中提出意见,认为:“括州员外司马李邕、仪州司马郑勉,有才略、善文词,原则性稍弱,喜欢变通。如果提拔过快,容易使他们犯下过失;如果长期不用,又可惜了两人才华,建议任命为州刺史。”
“大理卿元行冲口碑很好,刚上任表现尚可,掌权后很不称职,建议外调为左散骑常侍,由李朝隐接替大理卿。”
“陆象先精通政务,为人宽和,缺点是容不下非议,建议用为河南尹。”
与当世能臣姚崇、张说相比,宋璟在能力上未必比他们强多少,甚至在军事谋略方面还略逊一筹。但是他的至公无私,却远优于二人。很多人讨厌宋璟,是嫌他铁面无私。可不管是谁,甚至是受他弹劾处理的官员,都对他敬畏有加,这大概就是人格的力量!
【05】按规矩来
宋璟为人处事极重规矩,对于与程序和规矩不相符的事,他必竭力反对。
隐士范知璿因才学受到推荐,宋璟读了他的《良宰论》,在上面批了一段话:“我认真拜读了这篇文章,感觉奉承话太多,有拍马屁的嫌疑。作为隐士应直指朝政过失,怎可一味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