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器看出了父亲的苦恼,也清楚自己无论威信还是势力都无法与李隆基相比,便主动推辞说:“国家安定应先立嫡长,国家有乱则应看谁功大,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就会令天下人失望。臣宁死不敢位居平王之上。”
群臣也大多站在李隆基这边,刘幽求说:“臣听闻消除天下祸乱,理应享受天下福祉。平王拯救社稷于危难,论功劳属他最大,论德行属他最强,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李旦允准,诏令平王李隆基为太子,李成器为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
解决了立储大事,接着就是对前朝历史问题进行清算与界定。
六月二十八日,诏令剥夺已故武三思、武崇训父子爵位,铲平了他们的坟墓。
起用名臣姚崇、宋璟为宰相。被贬为刺史的韦嗣立、萧至忠、赵彦昭、崔湜因转投太平公主门下,也重新回到宰相岗位。
武三思当年的两条走狗宋之问、冉祖雍因名声太臭,坐罪谄媚、依附韦后集团,流放岭南。
为因检举韦后被杀的郎岌、燕钦融、韦月将三人正名,追赐官爵。
为遭武三思构陷处死的敬晖、桓彦范、张柬之、袁恕己、李千里、李多祚、王同皎、裴炎等人洗清罪责,恢复官爵。
为“景龙政变”的发起者、前太子李重俊平反,恢复名位。
提升举报宗楚客谋逆的崔日用为黄门侍郎、参知机务。
追废韦后为庶人,其女安乐公主为悖逆庶人。
权力更替间的拨乱反正非常必要,可以表明政府在重大问题上的立场与态度,防止朝中官员因标准不一、是非混淆所带来站位不准、思想混乱!
姚崇、宋璟全力辅佐李旦,革除前朝弊政,引进忠臣贤良,贬黜谗佞之徒,提议废除了编外“斜封官”,赏罚公道,请托断绝。
崔湜、张锡、萧至忠、韦嗣立、赵彦昭等人再次被贬出核心权力圈子,朝廷风气日渐向好,颇有贞观、永徽年间气象!
【02】谯王李重福被奸臣郑愔忽悠了
韦后掌权时,分管吏部的宰相郑愔,因贪赃索贿遭人弹劾,依靠安乐公主讲情,贬为江州(今江西南昌一带)司马。
此人一向嗅觉灵敏极善投机,察觉到了韦后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