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龙元年(707年)七月初六,太子李重俊会同参与“神龙政变”的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以及将领李思冲、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矫诏调动三百余名骑兵,突然攻入武三思府中,杀死了毫无防备的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及其亲党十余人。
而后,又派左金吾卫大将军成王李千里,其子天水王李禧分兵把守长安外城各城门,李重俊与李多祚率军自内城太极殿肃章门冲入,直抵皇宫,呼喝着索要武三思情人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急中生智,大声说:“我看他们意思,一定是想先杀了我,然后再杀皇后与圣上。”
听上官婉儿这么说,李显忙与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登上玄武门城楼躲避,并派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带百余卫士在楼下防守。
宰相杨再思、苏镶、李峤与兵部尚书宗楚客、左卫将军纪处讷得到消息,拥兵两千余人屯驻太极殿前,与李千里父子对峙。
李多祚先行抵达玄武楼,想登上城楼面见李显,解释起兵理由,却遭护卫拦阻。李多祚只得与太子驻军玄武门前,等待皇上问话。
宦官杨思勖守在李显身旁,主动请求进击叛军。得到李显默许后,他独自下楼叫阵,一刀砍死了叛军将领野呼利。野呼利是李多祚女婿,素以勇悍着称,却仅一个照面就被杨思勖所杀,叛军士气顿时大挫。
李显借机从城上探出头来,俯身对楼下士卒喊话:“你们都是朕的卫士,为何跟随李多祚造反!有能斩杀他们的,算你等大功一件!”
对于参与反叛的士卒来讲,无非是想捞点实惠。现在皇上已经有了准备,政变势必无功。与其被朝廷治罪问斩,不如杀了李多祚他们换取功名。这笔账并不难算,于是,李多祚、李承况、独孤祎之、沙吒忠义悲催的死在临阵倒戈的士卒手中。
李千里父子攻打太极殿右延明门,兵败战死。太子李重俊带百余残部逃向终南山,走到鄠县时为部下所杀。
李显拿他首级祭奠武三思父子后,悬挂于政事堂示众,把成王李千里改为“蝮”姓,参与同党一律处斩。
武三思父子追赠梁宣王、鲁忠王。
杨思勖独挑强敌立下首功,加封青光禄大夫兼内常侍,成为大唐建国以来首位获封官职的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