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42章 神龙政变,女皇武则天黯然离场(上)(3/6)
清醒,但毕竟年龄不饶人,在朝政的把控上不如以往那么上心,有些事就交给武三思和张氏兄弟去办。

    宰相韦安石为人忠直,看不惯这些人,多次当众驳斥他们。有次宫中组织宴会,张易之带着数名蜀地商人参加,违背礼制公然与他们在席间赌博。

    韦安石走到武则天跟前,跪下来大声说:“商贾身份低贱,不宜参加宫廷聚会。”不待武则天回话,便示意左右卫士将这几人赶了出去。群臣个个大惊失色,武则天不仅没动怒,反而褒奖他敢说敢讲。

    除了韦安石,还有宰相魏元忠、姚元崇等人也看不上张氏兄弟做派,暗中团结起来与他们抗衡。

    【03】人狂必有祸

    长安元年(701年)八月,有个叫苏安恒的学者来到长安,面见武则天呈递了一封奏疏,大体有三层意思:一是劝武则天禅位给太子李显;二是去除武氏诸王封号,降为公侯;三是把二十多位皇孙裂土封王。

    苏安恒所说都是当时极为敏感的政治话题,不清楚他一个民间学者怎会有如此灵通的消息,有没有什么大人物在暗中指使,其上疏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但武则天并未深究,褒奖了一番就打发他走了。

    随着年龄增长,武则天对张氏兄弟愈发疼爱,政事大多委托他们,信任和亲密程度甚至超过了近亲。

    李显儿子邵王李重润与妹妹永泰郡主、妹夫武延基在一起闲聊,说了几句对张氏兄弟不满的牢骚话,传到了张易之耳中。张易之告诉了武则天,武则天竟然下令逼着三人自杀。

    要知道李重润兄妹是她的孙子和孙女,而武延基则是她侄子武承嗣之子,同样是五服内的近亲。为了这个男宠,亲戚都可以不要。

    李显自然记恨在心,只是母亲的手腕他很清楚,只能默默忍耐,等到掌权时再算总账。

    这事过后,张氏兄弟愈发强横,权势震动朝野,就连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都不得不曲意奉迎。

    长安二年(702年)八月,李显、李旦、太平公主联名上表,请求加封张昌宗为王。还好武则天没有允准,只册封他做了邺国公。

    所谓人狂必有祸,张氏兄弟的骄奢引来朝臣严重不满,这些对立情绪不断累积,终于在长安三年(7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