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39章 营州之乱,传奇名将王孝杰悲壮殉国(下)(5/6)
为后军总管,率十五万军队做后援。

    最后,还没忘了把默啜名字改为“斩啜”。

    八月二十五日,默啜入侵飞狐(今河北保定涞源县);二十八日,攻陷定州,杀害刺史孙彦高及吏民数千人。

    默啜派阎知微招谕赵州军民出降,阎知微带着一队突厥人在城下手拉手的跳舞。

    将领陈令英在城上喊话:“朝廷给您的官职不低了,您却在这里与敌人跳舞,您不觉得羞耻吗?”阎知微低头絮叨:“我不得已,我不得已。”

    九月十一日,默啜包围赵州。长史唐般若打开城门响应,突厥人攻入城中,抓获了刺史高睿。默啜威逼高睿投降,高睿不屈而死。

    九月二十一日,武则天又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副元帅讨伐默啜,武则天亲自送他出征。

    九月二十六日,折腾够了的默啜眼见唐军将至,把从赵州、定州等地俘获的万余百姓屠杀殆尽,兵分五路大摇大摆撤出河北。而沙吒忠义等人只敢远远跟着,目送默啜离去。等狄仁杰赶到,突厥早已远遁。

    默啜返回大漠以北,拥兵四十万,拓地万余里,西北各族纷纷归附,实力一下回到了巅峰时期,更加不把大唐放在眼里!

    而阎知微这个“唐奸”,默啜看他没什么价值,把他留下交还给了大唐。

    武则天下令用对其施以磔刑,又令百官用箭射他尸体,而后锉骨扬灰,夷灭三族。

    至此,三次边境危机暂告平息。

    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对外战争遵循两项原则:

    第一,不兵伐无罪。只有在异族人或是番邦国侵犯唐境、不遵唐制的情况下,才会出兵征讨,且从不杀降。受俘的异族首领,或在朝廷担任高官,或回故地继续称王。

    第二,不轻启边衅。从不鼓励边防将领、官吏,在边境上惹事生非,不欺压边境百姓。

    因此,守边将领多为能臣良将。比如柴绍、李世积、郭孝恪、李大亮等开国名将,都曾在边防长期镇守。这些人既能击退强敌,又能治理民众,使得各方戎狄感恩戴德,大唐边境保持了较长的和平时期。

    高宗李治即位初期,基本上也延续了这个套路。后来他为了达成父亲遗愿,集中全国精兵强将,用了近二十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