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37章 武周酷吏的最后疯狂(下)(3/6)
。万国俊哪里肯听,出动军队把他们驱赶到河边全部杀掉,仅一个早上就害死三百多人。而后编造供词禀明武则天,还称其他各地流犯定然也心存不满,应尽早诛除。

    武则天认为他说的是实情,提升他为朝散大夫。同时放出刘光业、王德寿、鲍思恭、王大贞、屈贞筠等鹰犬,分赴各地调查。有了万国俊的示范,他们纷纷亮出爪牙大杀特杀,前后又有千余人无辜惨死。

    时间一长武则天醒过味来,既然是太平盛世,又哪会有这么多人造反!假如真的造反,又怎会乖乖坐等被杀!

    作为高高在上的圣母神皇,她不会承认自己受到蒙骗,先后找理由处死了万国俊等人。

    延载元年(694年)九月,来俊臣因贪污被贬为同州参军,后又贬为合宫县尉(古县名,在今洛阳境内)。其同党王弘义坐罪流放琼州,途中谎称接到返朝敕令,逃到汉北时,被侍御史胡元礼查觉,用刑杖打死。

    这个消息对久处酷吏淫威下的朝臣来说,无疑是个天大喜讯。为祸已久的酷吏除去来俊臣,已基本被诛除干净,胜利似乎就在前方招手!

    只是他们忘记了,培养酷吏的土壤仍然存在,朝中大臣为了争权夺利不惜自毁长城!

    宰相李昭德以一己之力对抗酷吏,酷吏消失了,他却因过于强势而被群臣所厌。功曹参军丘愔、长上果毅邓注弹劾李昭德,诬陷他自长寿元年(692年)以来专擅权柄,把功德归于自己,将过错推给国君;还说他胆大于身,鼻孔出的气都可直冲霄汉。

    这些似是而非的言语触碰到了武则天心中逆鳞,觊觎权力!她由此开始反感李昭德,把他贬为南宾尉,不久又废为庶人流放。

    天册万岁元年(695年)正月,刚刚上任的宰相周允元,会同司刑少卿皇甫文备,举报宰相豆卢钦望、韦巨源、杜景俭、苏味道、陆元方附和李昭德。武则天将他们全部贬往外地,对宰相班子又来了一次大清洗。

    获嘉主簿、着名学者刘知几上疏,指出朝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并逐一提供了解决方案:

    “第一,赦令太多。导致奸佞枉法之人利用赦令逃脱法律惩治,对坏人的宽容与放纵,就是对好人的最大不公。建议节制赦令,让黎民知道约束自身,犯法定会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