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裴炎出了口恶气!
处死了裴炎,新任宰相刘禕之出自“北门学士”,是武则天一手提拔起来的重臣。他对武则天架空李旦的做法也很不满,曾私下对同僚贾大隐抱怨:“太后既然废掉昏君、改立明主,又何必再临朝听制呢!不如把权力还给皇帝,以此安定天下人之心。”
贾大隐把这些话密报武则天,武则天很不高兴,对左右亲信说:“禕之是我提拔的,竟然也背叛我!”
随即有人诬告刘禕之收受地方大员贿赂,私通有夫之妇。武则天派肃州刺史王立本调查,王立本拿着武则天亲自下达的敕令向刘禕之宣读,刘禕之却说:“没有经过宰相府办理的文件,怎能称作敕令!”
这下彻底惹怒了武则天,以抗拒朝廷使者的罪名把刘禕之赐死。
还有前宰相郝处俊,曾劝高宗不要把权力交给武则天。武则天对此一直怀恨在心。郝处俊死得早,他的孙子郝象贤担任太子通事舍人。
恰好其奴仆诬告郝象贤谋反,武则天派周兴审讯,坐实了郝象贤罪名,处以诛灭全族的极刑。临刑前,郝象贤破口大骂,并夺过市民手中木棒殴击行刑人员,被监斩的金吾卫格杀。
武则天下令肢解了他的尸体,刨开他祖坟毁棺焚尸。此后终太后一朝,凡处决犯人,法官都要用木丸塞住犯人嘴巴,防止他们胡说八道。
不论是裴炎、刘禕之还是郝象贤,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朝中拥有较大影响力。
武则天的观点是,能力再强、品行再好,如果不能为我所用,那就只能除掉!
【07】酷吏肆虐,小人得势
总的看,大唐在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任帝王六十余年时间中社会比较清明,特别是李世民执政期间,曾多次委派长孙无忌修改律法,减少肉刑、慎判死刑,朝中官员普遍重视品行操守,司法较为公正,诬告几尽绝迹。
高宗晚年,由于身体原因把权力逐渐让渡给皇后武则天。她想自己称帝,可又不是法理继承人,那些反对她当政的就都成了她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必须除之而后快。于是冤狱之门大开,风气也从宽和变得严苛起来。
徐敬业作乱,武则天怀疑朝中有很多人反对她。加之专权已久,自身行为又不太符合时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