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初放手让武则天处理政务的是他,而人家做的很好,没出任何过失,即便想重新拿走权力也得找个过硬理由啊!
恰好有个叫郭行真的道士经常在后宫走动,宦官王伏胜举报他受武则天指使,在宫中做法诅咒皇上。高宗闻讯大怒,起了废掉武则天的念头。
他派人密召宰相上官仪商量,上官仪是贞观老臣,也看不上皇后专权的做派,附和高宗废后,高宗令他起草诏书。
这件事情进行的很隐密,可让高宗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他身边早已布满了武则天的眼线。
听到高宗要废后,他们第一时间通知了武则天。武则天径直闯入高宗住处,哭泣着说:“我不辞劳苦帮你打点国事,你竟然要废掉我,我犯了什么错!”
废后诏书此时就摆放在高宗案头,高宗别提有多尴尬,反复劝慰见她依旧不依不饶,只好把锅甩给上官仪,嗫嚅着说:“我怎么会有这个想法,都是上官仪他挑唆的。”武则天停止了哭闹,扭头就走。
上官仪曾与王伏胜共同服侍过前太子李忠,武则天让许敬宗构陷上官仪、王伏胜,伙同李忠欲图不轨。
十二月十三日,上官仪与其子上官庭芝,宦官王伏胜均被处死,并抄没家产;十五日,赐前太子李忠自杀。受此事牵连,许多官员或贬官降职,或流放远方。
自此,只要高宗上朝,武则天都会在后方设置帘幕听政。国事不分大小,一律参与处置。天下权柄,全部落入武则天之手。甚至连升降官员、执行死刑这样的大事,都须由武则天决定,高宗只是签字画押而已,大唐进入“二圣临朝”阶段。
【02】先从娘家人下手
乾封二年(666年)正月初一,高宗携皇后武则天到泰山组织封禅大典。
在我国长达五千年的历史中,组织过封禅的帝王只有6位,而与皇后同时参与封禅的仅有这一次。
封禅,意味着天下进入太平盛世。以大唐当时的国力和高宗所做功绩看,他完全有资格也担得起这次封禅。
五天大典,举国欢庆。可谁知发生在封禅期间的一件事情,却让武则天开始对她娘家人痛下杀手。
前文讲过,武则天父亲武士彟先后娶过两任妻子。第一任相里氏生有武元庆、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