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各地均降于大唐。
面对这座建在山顶的险要石堡,唐军屡攻不下。刘仁轨思索良久,在百济降将中想到了一个合适人选,黑齿常之!
黑齿常之是百济西部人,身高体壮,骁勇有谋,曾担任百济郡将,相当于大唐刺史。
当初苏定方攻克百济,他率部归降。后来苏定方放任士卒在百济劫掠,杀死不少成年百姓。黑齿常之看不惯,带着身边十余名亲信逃了出来,收拢被打散的部众,在任存山上结寨自保,不到月余就集结起三万多人。苏定方多次派人攻打,均被黑齿常之所败。苏定方撤军后,黑齿常之与他的将领沙吒相如归附了福信。这次百济战败,黑齿常之再次降于大唐。
孙仁师听了刘仁轨的想法,有些担心的说:“这些人纯属人面兽心,不能轻信啊!”
刘仁轨笃定的说:“我观察过他们很久,这两人都是有勇有谋、重信守诺的人,只是没跟对人罢了。现在正是他们知恩图报之时,不用怀疑!”
见刘仁轨这么说,孙仁师也就不再坚持,刘仁轨当即把攻打任存城的任务赋予了黑齿常之、沙吒相如。
二人果然没让刘仁轨失望,很快攻陷了任存城,迟守信弃城逃往高句丽。
百济第二次归于大唐!
高宗下诏让刘仁轨率军镇守,召孙仁师、刘仁愿回国。
百济全境罹患战火,房屋残破,僵尸遍野,满目凄凉,需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而这恰恰是当过多年县丞的刘仁轨所擅领域,他有条不紊的带领众人掩埋骸骨、统计户口、聚合村落、任命官员、开通道路、架设桥梁、修补堤坝、鼓励耕种、赈济贫困、抚养孤老,全面颁行大唐历法。没过多久,百济在他的领导下逐渐恢复过来,百姓各安其业。
做完这些工作,刘仁轨指挥兵众修建屯田,储存粮草,训练士卒,以待来年征讨高句丽。
再说刘仁愿,他回到朝廷述职,高宗随口问他:“我看了你在百济时呈报的各类文书,不仅叙事清晰,而且很有文采。朕知道你是武将,没怎么读过书,你是怎么做到的。”
刘仁愿不假思索的说:“这都是刘仁轨所写,臣可没这本事。”
高宗对他的诚恳非常满意,当即任命刘仁轨为带方州刺史,享受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