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马匹、器械不计其数,绵亘山野之中。
在这种情形下,唐军主力如果乘胜进击,抓获贺鲁易如反掌。但王文度却因嫉妒苏定方功劳,找到程知节说:“虽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伤亡也不少。在敌方境内冒然轻进是兵家大忌,又何必急于追击。不如用骑兵结成方阵缓缓向前,遇到敌军再战不迟,这才是万全之策。”
他担心程知节不听,竟对全军慌称临行前接有圣上旨意,令他约束程知节不得轻敌犯阵。打了胜仗的唐军只得收兵结阵,将士们整天披盔贯甲骑在马上疲惫不堪,士气极为低迷。
苏定方愤愤不平的对程知节说:“我们出兵是为了剪灭凶顽,现在居然笨到自己把自己困起来,如果遇到敌兵必败无疑。懦弱到这个地步,还如何建立功勋!况且皇上派您做主帅,您怎能让一个副帅发号施令?王文度所说情况一定有假,请将他抓起来奏告朝廷核查。”程知节未予理会。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显然无法再继续打下去,唐军第二次在没有取得完胜的情况下撤军。
回到朝廷,王文度因矫诏被判死刑,经人说情撤职了事,程知节也因逗留不进免去官职。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事放到太宗时期,如果因将领的主观过错导致贻误战机,必然会被处死。这也说明,李治手中权力并不牢靠,朝中并非只有他一个声音。
【04】苏定方三征贺鲁,威震蛮荒
转眼到了显庆二年(657年),朝中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托孤重臣,在与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对抗中全面落败,相继退出核心领导圈子。
李治看似柔弱,实则胸有韬略。他早就不想活在舅舅长孙无忌的光环下,过着言听计从的日子。
与其说武则天利用了他的爱情,不如说他看中了武则天的野心与权谋。长孙无忌是他长辈、更是国家功臣,他不能直接出面与之对抗,武则天的出现让他找到了最为合适的人选。
李治显然无法接受两次出兵都未擒获贺鲁的结局,正月二十一日,他再次颁布出兵诏令。如果说前两次的主帅人选并非出自他的本意,这次则完全由他决定。
他任命左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燕南都护任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