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十四章 缔造贞观之治的太宗君臣(4/6)
   这三封奏折得到太宗的嘉许与重视,专门批复:“当年晋武帝司马炎在平定吴国后变得骄奢怠惰,大臣何曾作为人臣之首,不但不直信相劝,反而私下告诉子孙‘晋朝必亡’,以此夸耀自己的才智,这才是最大不忠。朕看了卿的奏折,知道自己所犯错误,将把它放置于几案,以便随时翻阅警醒。”

    【05】不能忘记初心

    贞观十一年(637年),侍御史马周就当前大兴土木不休、奢靡之风渐起、宗室亲王待遇过厚、州县官员选人不当等问题上疏,指出:

    “夏、商、周三代,以及汉朝存世时间很长,多的八百年,少的也有四百年,主要是天子广布恩泽,受到民众拥护。而汉朝以后国家存世都很短,多的六十几年,少的不过二十来年,皆因君王无恩于臣民,基础不牢所致。陛下您应以光大禹、汤、文、武的事业为己任,为子孙谋下万世之基,怎能只考虑自己这一代!”

    “当前,全国人口不及隋朝的十分之一,劳役之盛却不绝于路。您虽多次下令裁减,但土木营建任务繁剧,诏令只能沦为一纸空文!当年汉文帝、汉景帝注重与民生息,才使汉武帝有了征伐匈奴、穷奢极欲的资本。假如汉高祖刘邦直接传位给武帝,汉朝国祚哪会长久!”

    “另外,天子所用器具,以及亲王、嫔妃、公主所着服饰过于奢华。陛下您在民间长大,知道百姓疾苦,尚且这样。皇太子长于深宫,没有外界生活经历,一旦您去世,他会做出怎样出格的事来,这才是您应当忧虑的大事。”

    “古往今来凡是天下动荡,百姓聚众为匪,国家没有不灭亡的。即便是国君急思悔改,也难以保全。因此,应当于可以治理时加强治理,不能等国家灭亡后才去追悔。当年周幽王、周历王嘲笑桀纣,隋炀帝也曾嘲笑北周、北齐,千万不可让后人像我们嘲笑隋炀帝那般嘲笑我们!”

    “贞观初年,天下饥荒米价飞涨,百姓无人抱怨,因为他们知道皇上您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上下想法一致,生活自有奔头;如今年年丰收,百姓却牢骚不断,是因在您心中他们已无足轻重,您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与他们毫不相干,君民离心离德,又怎会心平气和。”

    “自古国家兴亡与畜积多少无关,与百姓苦乐相联。隋朝存储在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