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9章 李世民和他的团队如何塑造贞观气象(6/11)
  对一些位高权重的高官,太宗时常敲打他们,以防他们有所懈怠。

    裴寂是高祖李渊的布衣之交,高祖在位时与其关系亲近。刘武周、宋金刚攻陷晋阳,裴寂请缨征讨,结果全军覆没。李渊不仅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反而予以慰抚。他还仗恃宠信,进献谗言害死了开国功臣刘文静。

    对于这样的人,太宗并没有一撤了之,而是出言提醒,告诫他说:“朕对于谈及国事政务的重要奏折,都将它们贴在墙壁上反复阅读,经常思考到夜深才就寝。你们也应恪尽职守,符合朕的意图。”

    太宗让宰相封德彝荐举贤良,过了很久封德彝也没推荐上来。太宗质问原因,他说:“不是我不尽心,只是至今仍未遇到人才!”

    太宗不满的说:“君子用人取其所长,是你自己不能辨识英才,又怎能埋怨这世上没有人才。”封德彝羞惭告退。

    太宗长年征伐,养成了遇事果决、不怒自威的气质。前来禀事的臣子,往往因畏惧而举止失措。太宗得知这一情形,努力让自己保持微笑与臣子交谈,希望他们可以畅所欲言。

    太宗曾对公卿大臣说:“人们若想看清自己容颜,就需照镜子;君王若想知道自身过错,必须靠诤臣。如果君王自以为是,臣子阿谀奉承,君王失去国家,臣子又岂能保全!虞世基等人谄谀隋炀帝以求富贵,炀帝遭弑,他们也一并被杀。你等应以此为戒,朝政如有得失,切勿闭口不言。”

    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设置中书省、门下省的本意是相互监督制衡,防止决策失误、有令不行。中书省颁诏出现差池,门下省应立即纠正。”

    “人的观点各有不同,与其争长论短,不如以符合实际为前提,放弃错误观点听从正确意见,这又有什么损失!最近朝中有的固执己见,与人争论成仇;有的怕得罪人,明知不对也闭口不言。照顾一个人的脸面,却不顾及亿兆民众的忧患,这是亡国败家的做法。”

    “隋炀帝时,内外官员专以听话顺从为能事,人人觉得自己聪明,可以逃避灾祸。谁知天下大乱,家国两亡,即便有人侥幸得生,也会遭后世讥笑,留下佞臣骂名遗臭万年。你们应存公心、袪私念,千万不可再重复前朝过错!”

    太宗对侍臣说:“我听说有个西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