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庸!不说自己能否胜任,一味只知抱怨,这哪里是为政体制!”
有人还对太宗提议,把过去秦王府士卒全部提升为武将,调入宫廷担任护卫。太宗说:“朕以天下为家举贤任能,怎可除了旧时部伍谁也不信。你的提议,不是让朕广布恩德于天下的做法!”
【03】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所谓得人才者得天下!不论哪个年代,人才都是国家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太宗既坚持亲自在平时观察提拔有操行能力的贤良,也注重发挥职能机构作用,建立良好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各类人才能够竞相涌现、发挥作用。
太宗听说景州参军张玄素有学问,将他召来请教为政之道,他说:“隋朝天子喜好亲自处理政务,不信任群臣。群臣只知机械执行,没人去管是非对错。靠个人智慧参决天下事务,如果得失参半,过失就已很多。何况臣子谄谀奉承不讲真话,君王壅塞无知自诩高明,哪有不亡的道理!”
“陛下如能谨慎选用贤臣授予任务,根据实效施以奖惩,又何愁天下不治!另外,在隋末乱世中,真正欲图争取天下的不过十来人,其余都是出于保全乡里的想法暂据一方。由此可见,百姓中喜好动乱的只是少数,全看君王能否安抚。”
太宗欣赏他的看法,将其拔擢为侍御史。
前幽州记室张蕴古起草《大宝箴》(注:“箴”是古代一种以劝诫为主的文体),呈交太宗。主要观点如下:
“圣人蒙受天命,前来解困消厄,用一人治理天下,而不是拿天下奉养一人。”
“房屋再大,实际所占不过一身;昏昧君主,却要广建玉宇琼楼;珍馐再丰,饱腹之后只能丢弃;无知帝王,偏偏沉溺酒海肉山。”
“君王既不可碌碌无为,也不可苛察琐碎。虽拱手在上,却能体察下情;任众口纷纭,自能辨清是非。”
太宗嘉许之下,任命他为大理丞。
太宗在弘文殿收集存放了二十余万卷书籍,专门设置弘文馆管理,延聘虞世南、禇亮、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等名闻天下的博学大家兼任学士,让他们轮流值班。办公间隙,请他们进入内殿讲论前朝往事,评析为政得失,商讨国家大事,经常到夜深才散。同时,选取三品以上官员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