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之事请参看拙作《李渊兴兵闪击长安,赫赫大唐就此问世》)。
每次朝廷议事,但凡裴寂说对的事,刘文静肯定反对,并且数次用言语冒犯裴寂,两人自此有了嫌隙。
一次,刘文静与弟弟刘文起饮酒,喝到酣畅处放声大骂裴寂,拔出刀来一边不停砍击门柱,一边说:“我一定砍下裴寂的脑袋。”
谁知这些酒话让刘文静一个失宠的小妾听到了,立即向朝廷告发刘文静意图造反。
李渊派裴寂、萧瑀查办。刘文静供述说:“当年在起义之初,我作司马,职务与裴寂相当。如今裴寂官居左仆射(唐初沿隋制,左仆射为首相,一品),居住在最好的住宅。而我功劳不比别人差,到现在老母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确实心有不平,以致酒后胡言。”
李渊看了刘文静的供述,对群臣说:“你们听听刘文静说得这些混话,很明显,他就是想造反。”
李纲、萧瑀担保刘文静没有造反之心,秦王李世民也前来求情,对李渊说:“当初我们在晋阳,是刘文静首倡建国大计,而后才告之裴寂共同筹划。等到攻下京城,两人职级差距悬殊,刘文静内心不满是有的,但绝对不敢造反。”
听了李世民的话,李渊有些犹豫。罢朝后,裴寂私下找到李渊说:“刘文静此人能力超出常人,性格却粗暴凶险,如今天下未定,留他必有后患。”
李渊思考了良久,最终决定以谋逆罪处死了刘文静。
刘文静之死其实与这件事本身无关,实在是政治博弈的需要。刘文静一直与李世民交往密切,算是李世民的人。以李渊的见识,怎会不知道刘文静不过是在借酒装疯,哪里会上升到造反的高度。他处死刘文静,无非是打压李世民而已。
处理完刘文静一事,裴寂动身赶赴前线,九月十二日抵达介休。宋金刚据城固守,观察裴寂的指挥调度。
裴寂将大营设置在度索原(山西介休东南介山下),饮用水来自山涧溪流。宋金刚侦知这一情况,派人阻断了水源。唐军无水可饮,只得迁营移往他处。宋金刚趁唐军混乱,半路发兵猛攻,唐军力敌不支全军溃散,走失伤亡殆尽。裴寂侥幸逃脱,纵马急驰了一天一夜跑到晋州(山西临汾)。
两月前,刘武周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