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些相关服饰的野记。
古时,男女成婚,最开始女性是没有红盖头这一说的。
新娘扇子遮面的习俗很早就开始了,最早能追溯到汉末至晋朝,盛行于唐宋。
有地位的讲究些的人家,嫁女都是以扇遮面。
只有小门小户,平民盲流,还有世家纳妾不入流的,为了掩饰嫁娶时,头上头饰的寒酸,才会盖上红色的盖头。
后来,到了宋朝的时候,女性的地位越来越低。
皇室打压世家,取消了世家门阀的种种优渥,寒门突起,女性贞洁日益严苛,新娘子的面容不能让人随意瞧看。
新娘盖红盖头,才慢慢成为主流,和裹小脚一样,一起流行起来了。
因为新娘子盖上盖头,一是为了遮住女性容貌,二是用盖头压住媳妇,表示新媳妇进门,不但夫君压她一头,婆母也压她一头。
而如今的天启,虽然也看重女子贞洁,但却并没有女子足不出户的规矩。
农家平民之类,无钱置办头面,便是大红嫁衣+红盖头。
世家贵女出嫁的时候,很多人观礼,新娘的礼仪和首饰,都是家族的排面,所以才是红男绿女,并以扇遮面,表示女子矜贵之体,嫁入夫家时嫁妆多,并不靠男方养活。
谢晓灿接过扇子,吴妈妈郑重的叮嘱道:
“一会新郎来接,姑娘用这把扇子遮面。”
“记住,出去的时候,姑娘要将这把扇子拿中正,万不可低,也不可过高。”
“沉肩垂眸,随着公子的步伐,方步而行,不可僭越,也不可落后。”
“是,晓灿记住了。”
谢晓灿拿了扇子遮面示范,并向吴妈妈行了一礼。
“妈妈这些日子多有操劳,您辛苦了,多谢!”
得了这真诚的一礼,又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吴妈妈脸上总算有了一丝笑意。
……
虽然如今谢晓灿不再是狄家村人。
但是,她是家禾酱油作坊的二东家,也是如今狄家村同一战线并依赖之人。
所以,狄家村的村人,熟悉的不熟悉的今天都来捧场了。
还没到吉时,雅宛门口就挤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