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时辰,便停下来与瑛姑探讨。
他许多东西有印象,却记不太清了,如此反复讨论,渐渐回忆起来,理论和条理也愈发清晰。
这第一章“不可证之公理”,便分为“道基三律”。
这律一众人都能明白,旨在定义严谨。
律二和律三,却让瑛姑大开眼界,她从未见过如此严谨、抠字眼的研究方法,不时提出各种疑问。
经易逐云一一讲解用意,又列举各种例子,众人听后无不钦佩。
瑛姑和耶律燕整理完毕,小册子便在众人手中传阅。
大家都想:“难道他练功也是这般认真严谨,不然怎解释他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深厚功力,还这般厉害?”
易逐云坐到完颜萍身旁,笑道:“媳妇儿,让我瞧瞧你这史官都记了些啥?”
完颜萍脸颊一红,颇为羞赧。
易逐云仔细一看,只见上面记录着——
淳祐三年七月,朱家别院。
易公逐云整冠肃立,指炭笔而示天下曰:‘数术者,非技也,道也。今立三律为纲,诸娘当以血汗记之。’
瑛姑执算筹列于左,耶律氏持笺候于右,完颜氏秉笔作录。
公击木板示曰:‘点无线广,线无面阔,此名实相契也。凡数理有三不可:自相矛盾者不可,言不尽意者不可,藕断丝连者不可。’
瑛姑质曰:‘若以线为点集,岂非依他律?’
公笑曰:‘嫂慧也!故须独立成律。’
公作连环图示:‘推演有四法:直推如利剑破竹,逆否若溯溪寻源,归谬似百川入海,递归乃子母相衔。’
忽掷炭笔于地:‘譬如掷笔必落,此即归谬法!’
众娘子皆悟而抚掌。
公画九重圆相:‘潜无穷者,如夸父追日,虽近犹远;实无穷者,若银河横天,触目即是。’
瑛姑忽起争辩:‘割圆百次与千次岂同?’
公肃然曰:‘嫂当知芝诺悖论’
语未竟,满室寂然如闻大道。
时近隅中,李仙子莫愁忽嗤:‘粗胚装酸!’
公不以为忤,反行大头巾礼,广袖翻飞几触炭架。
耶律氏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