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展现“战争的艺术”,验证己方近些年来的训练成果和理论同样重要。
在这支步兵分队插入敌人侧翼之后,日军自然也察觉到了他们,松山祐三肯定是不希望将自己的侧翼暴露给对方,便连忙下令,让迫击炮压制这些直插进来的国防军,并从后方调来了两个中队向其发动反击。
日军的迫击炮显然十分有限,一营能够明显察觉到对方火力的分散,这是一个好机会,完成整顿的步兵们开始发起冲击,坦克们则扮演着轻骑兵的角色,在周围游走作战,凭借着防御和火力压制遇到的敌方火力点。
一营官兵向两翼略微拓宽了阵线,然后开始交替掩护跃进,并在被摧毁的阵线中部建立了支撑点。
在靠近之后,国防军才清楚的见识到自己的敌人是何模样。
他们与历史上的日军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由于无需担心轻步兵机动的问题,且有着日本陆军的“放海”,松方支队的士兵们几乎个个都带着钢盔,只不过这并非是九零式铁帽,而是著名的锅盖样式的英制ki汤米盔,不过他们身上并没穿与英军相似的三式军装。 所使用的武器也大不一样,步枪倒还好,与原时空的三八大盖结构差不多,只是枪更短,口径也有所不同,主要是7西班牙毛瑟弹和65意大利卡尔卡诺弹。
步枪上比原时空不靠谱多了,但机枪从某种角度来说,反倒是比原时空要靠谱得多,轻机枪不是十一年式歪把子,而是刘易斯和麦德森,重机枪也不是弹板供弹的九二式鸡脖子,而是经典的帆布弹带供弹的水冷维克斯。
步兵武器上,松山支队已经算是充足了,但相比于国防军就有些不够看了,翻版布伦的三二式轻机枪自不必多说,自研的三七式重机枪也延续了国防军结实耐用、结构简单的一贯风格,没西方的同僚们那么金贵,非常适合大规模使用。
步兵火力上处于劣势,又缺少反坦克直射火力,日军面对国防军攻势可以说是束手无策,己方的机枪火力点一旦开火就会被国防军坦克和步兵炮攻击,游走于四周的两栖坦克是那样的脆弱,但却给了日军绝对的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