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 > 第109章 商税翻十五倍,商人要炸锅啦!(4/5)
商人们达成一项协议,当时是为了救灾,要求沿途官府对持有救灾参与证明的商人给予免检通行的待遇,这样能让商人们以极快的速度运送大量救灾粮食物资到京城。也正是那次事件,沿途很多官府及京城内的许多商人都见识到了:一旦没了官府的故意刁难和沿途的各种盘剥,效率可以提升不止一倍。

    那时,就已经有许多商人私下开始讨论这个问题,即使在江浙沿海地区的人们也在热议。他们认为如果朝廷能够让各地官府少些刁难,做起生意来就会容易许多。起初大家对此都觉得不太可能实现,毕竟商人们的社会地位一直不高,沿途官府刁难商人、雁过拔毛的情况简直是司空见惯,不只是明朝有这样的现象。早在宋代商业繁荣时期,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到了元朝时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定。元朝地方政府经费匮乏,甚至连中央朝廷对他们周边的地方官府也不太过问,朝廷的态度就是:只要你按时交税,你想怎么做都行……

    因此,在元朝时,各地官府几乎像独立王国一样,尤其对于过往做生意的人更是重重盘剥。这种情况延续至今,依然存在。尽管明文规定不准这样做,并且确实限制了一些官府的行为,但索贿受贿这种陋习早已深入人心,甚至变成了沿线官府的一项隐性收入来源。如果全国范围内都取消了这个行为,最先反对的就是沿线的官府,特别是漕运衙门更会愤恨不已。因为通过大运河运输商船带来的卡扣收益实在可观,每年都能让他们额外捞取大量银子,甚至比他们的俸禄还要丰厚得多。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一旦推行这项改革计划,必将得罪全国各地的所有官府。

    所以,当年吕本等人就认为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地方官府和漕运衙门也清楚这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绝不是长久之策,也因此他们才会默许并让步,允许商船通行。否则的话,运粮去京城原本只需一个月的路程,恐怕两个月都未必能到达。而且,一艘满载粮食出发的船只,抵达目的地时往往只剩下一半的粮食。这其中沿途的各种损耗和贿赂支出是不会少的。

    当吕本他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就已经觉得此事难以实现。但如果陈寒现在真的实施了这项政策,大幅提高商业税,那就必须对商人做出一定的补偿。否则的话,商人一定会愤怒至极,拒不执行。而最实际的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