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我殖民全世界 > 第35章 我堂堂都御史,岂是任人欺凌之辈?(5/6)
  他们皆是陕甘的秀才,博学多识,品性淳朴。

    更关键的是,他们在计算方面颇具天赋,因此被陈寒招揽为幕僚。

    夏荷报告的仍是灾民安置之事:

    “公子,自月初七接收第一批官员捐赠的三十万贯以来,已安置三千二百一十六人在城外建造木屋;”

    “两千一百二十人在秦淮河畔建立工坊;”

    “四千五百人在城内修筑功德楼。”

    “一千三百人在码头从事卸货工作;”

    “三百二十二人在城内经营小本生意。”

    “五千三百人在粥厂担任工人。”

    “总计安置了一万两千二百五十八人。”

    “目前,城外尚有四万六千左右的闲散灾民。”

    “这些人每日提供早晚两餐稀饭,午餐为干粮,无薪资。”

    “壮工两千二百一十二人,每日薪资二十文;体弱者,日薪十文;总计每日需支付工钱一百四十五贯七百文。”

    “每日粮食消耗约九百七十担,需资金三百二十三贯。”

    “加上工钱,一天需花费四百七十贯!”

    此数额一出,众人无不面色凝重。

    唯有陈寒略感失落。

    “一天才花费四百七十贯,太少了!”

    “这可不行!”

    夏荷合上账本,满脸惊异。

    “公子,这可是每天四百七十贯啊。”

    朝廷官员的年薪也达不到这个数目呢!

    陈寒解释道:我计划用五十万贯来救助灾民,如今每日消耗四百七十贯,照此计算需三年,我没有那么长的时间等待。

    夏荷,你得在现有的基础上,不论用何种方法,再增加一倍的人手。

    夏荷惊讶地张大嘴巴,增加一倍的人,恐怕没什么工作可分配给他们。

    但我们这里并没有那么多工作啊。

    陈寒回应:我会立即通知工部,测量全城及通往首都的道路,到时候扩充人员。

    测量完成后,我将着手建造第一条混凝土路。

    夏荷只好记下这个决定。

    随后,骆秉堂报告了京城商家的经营状况。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