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这个未来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或缺的技术。
这番话让他们听得目不暇接。
朱元璋果然是帝王之才,当即决定:“你将剩余的二十万贯交给我,我们就签订协议,正式立约。”
陈寒差点站立不稳,原以为自己的游说能让这二十万贯落入囊中,没想到朱元璋依然坚持。
无奈之下,陈寒只好妥协:“好吧,悉听尊便,但现在还不行。”
“如今隆兴号的票据只有我这把黄金钥匙才能兑换,别人可不会认你的。”
朱元璋听完,结合锦衣卫的情报,也只能点头同意。
“我劝你尽快兑换票据,然后把宝钞送到皇宫,这是对你最好的保障。”
陈寒听后并未放在心上。
于是,在他的府邸,陈寒与朱元璋签署了一份收据。
收据表明一百万贯中,八十万里用于投资大明商会,剩下的二十万贯则由陈寒在适当时间到隆兴号兑换宝钞,上缴国库。
双方签名确认后,朱元璋离开了府邸。
送走朱元璋,陈寒转头看向门口,夏荷和冬雪因恐惧而半天不敢出声,他微微一笑。
“怎么都像见到怪兽似的盯着公子?”
夏荷和冬雪走近,看着他们的公子:“公子,您真是胆大包天啊。”
这话让陈寒颇为无语。
接着,陈寒指示:“我今天碰到一位名叫郭汝槐的巡城御史,他的官服外表整洁,但内衣似乎缝满了补丁。”
“你们先去调查他的情况,如果他家真的困难,就帮帮他。”
陈寒看出郭汝槐是个有才之人,有意提拔他。
夏荷记下后,次日便前去调查。
……
待陈寒理清所有问题后。
功德楼的盛大建造及工厂数目的扩展步入正轨。
夏荷带领的百余人部队,经过十多天的排查,筛选出一份名单。这些人,一是生活困顿,二是故乡遭受严重破坏,急切需要援助。于是,陈寒先是将四千人分配到修建功德楼的工地上,接着又将六千人安插到工厂建设中。其余的人,则在新建成的临时住所等待工作分配。
实际上,功德楼和工厂是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