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差矣!如今曹操大军压境,宛城危在旦夕。我军若不出兵相助,一旦宛城失守,曹操下一个目标,必然是我江东。唇亡齿寒,此乃不战之理。与刘备结盟,共抗曹操,实乃明智之举!”
“所言极是!我军与刘备联手,方能与曹操抗衡。况且,刘备麾下,关羽、张飞、赵云等皆是当世虎将,更有诸葛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军与之联手,胜算更大!”
虞翻则持不同意见,他说道:“主公,臣以为,与刘备结盟,并非最佳之策。刘备此人,反复无常,难以信赖。况且,诸葛亮此人,诡计多端,不得不防。我军若与之结盟,恐为其所算计。”
步骘也表示担忧:“主公,诸葛志此人,更是深不可测,其智谋远在诸葛亮之上,我军不可不防啊!”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孙权听得头昏脑涨,心中更加犹豫不决。他深知曹操的强大,也明白刘备的野心。与刘备结盟,的确是一步险棋。但若不结盟,江东恐怕也难以抵挡曹操的进攻。
鲁肃见孙权左右为难,便上前劝说道:“主公,臣以为,与刘备结盟,利大于弊。如今曹操势大,我军难以独力抵抗。与刘备联手,方能与之抗衡。至于刘备的野心,我军只需小心提防即可。只要我军实力强大,刘备也不敢轻举妄动。”
“主公,鲁大人所言极是。我军与刘备结盟,共抗曹操,乃是上策。待击败曹操之后,我军再徐徐图之,何惧之有?”
一时间,争论不休,难以决断。
鲁肃说:吴侯,还是请公瑾来决断吧!
江东水寨,战船如林,旌旗飘扬。鲁肃匆匆赶到周瑜的营帐,将孙权的犹豫和众臣的争论一一禀报。
周瑜听罢,剑眉紧锁,沉吟片刻,说道:“子敬,此事非同小可,我需亲自前往柴桑,面见吴侯,方能决断。”
鲁肃大喜,连忙安排船只,与周瑜一同前往柴桑。
柴桑城内,孙权正在府中踱步,心中焦虑不安。忽闻周瑜求见,连忙出门迎接。
“公瑾,你来得正好!众臣议论纷纷,我亦是难以决断。依你之见,我军是否应该与刘备结盟?”孙权急切地问道。
周瑜拱手行礼,沉声道:“吴侯,属下以为,此战必须助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