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的动静,不能因为撤退而马虎大意,这是老兵们用鲜血积累出的经验,当他们终于到达西北军区驻地时,一种安全感涌上心头,士兵们松了一口气,开始整理自己的装备和物品。
班长则立刻去向上级汇报他们的情况,在汇报过程中,不时的有班长来汇报,直到士官们确定所有小队都撤回来以后,立马找旅长汇报,就这样一层一层的汇报,直到汇报到鲍玉麟这里,虽然效率可能会有点慢,但是可以确定有没有小队还没有回来。
鲍玉麟听着军长的汇报,神色严肃,每一个士兵的生命都无比珍贵,每一支小队的归来都是一份欣慰,奉系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战友,这是他们的信条。
在指挥部里,气氛紧张而凝重,地图上标注着各个部队的位置和行动轨迹,参谋们忙碌地整理着信息,为下一步的决策做准备,鲍玉麟站起身来,走到窗前,“传令下去,让各部队抓紧时间休整,检查装备和人员伤亡情况,做好随时再次投入战斗的准备,喀秋莎和重炮部队15分钟后对苏俄阵地开火。” 鲍玉麟果断地说道。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整个西北军区驻地顿时忙碌起来,士兵们纷纷行动起来,按照命令进行休整和准备。
医疗兵们穿梭在各个队伍之间,为伤员们进行紧急治疗,他们动作熟练,神情专注,尽最大努力减轻伤员们的痛苦,那些受伤较轻的士兵也主动帮忙,协助医疗兵照顾重伤员。
后勤人员则忙着分发物资和补充弹药。一箱箱弹药被运送到各个部队,确保士兵们在战斗中有足够的弹药,同时,炊事班也将热乎乎的食物和水也被及时分发下去,让士兵们能够补充体力。
各部队的军官们组织士兵们检查装备,士兵们认真地擦拭着枪支,检查枪支的性能是否良好,他们还检查了通讯设备、望远镜等装备,确保在战斗中能够正常使用。
15 分钟的时间很快过去,喀秋莎和重炮部队已经做好了开火的准备,炮兵们紧张地等待着最后的命令,鲍玉麟站在指挥部里,注视着地图上的苏俄阵地,
鲍玉麟的目光紧紧盯着地图上的苏俄阵地,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思考着即将到来的战斗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指挥部里,参谋们也都紧张地忙碌着,他们不断分析着情报,为鲍玉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