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也十分渺茫。
因为,这需要最终疗效分析的时候,陈路只有拿到0分,他们两人,才有机会应的挑馆!
要知道,第三关是陈路选择的!
这显然是陈路最为擅长的领域啊。
一时间,现场所有人都有些惊讶,甚至是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看着台上的陈路。
因为这次的比拼,着实有些出乎意料。
哪怕是厉害的药师,想要达到精准的抓药,也难如登天。
当然了,医阁之内,的确是有这样的高手的。
医阁之中,高手辈出,能人异士不在少数。
有的人,擅长针法,有的人专精灸法,有人擅长推拿,自然也有对于药品颇为精通的人。
很快!
众人把视线转移到了观看席位上一位白发白须,一身白色练功服的老人。
老人显然年岁已高,满脸皱纹,压根称不上什么鹤发童颜,甚至有些苍老。
可是,却没有人小看这位。
他有一个外号,叫做“小药王”。
这位老先生,叫做季友年,今年已经91岁高龄了。
老人家出生在建国之前,8岁时候,被父母送到了一家医馆做学徒,后来遭遇战乱,父母双亡。
季友年也算是遇到了好人家,师娘亲自收了他做干儿子。
季友年跟着师傅,也学到了一身本事。
那时候,战乱期间,药品本就紧缺,季友年跟着师傅上山采药,炮制中药……对于药物有独到的认知和理解。
更是展现出来了不俗的天赋!
这季友年因为常年抓药,而师傅也是十里八项的厉害医生,所以几乎每日都和药物打交道。
那一只手,比起秤杆子都要准!
而后这么多年来……
季友年对于中医中药的理解,也逐渐加深,声名显着之后,原本他也有了自己的学徒或者是员工。
可是,季友年却有一个怪癖,自己的患者,一定要亲自抓药。
哪怕少看几个,也无妨。
用季友年的话来说,其实,药物剂量,没有意义,你需要感受到药物的质量,然后再去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