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我们得赶紧找到解决办法。”林悦深吸一口气,镇定地说道:“别慌,我们先梳理问题,再想办法解决。这是挑战,更是机遇,只要我们能攻克,就能在国际教育市场站稳脚跟。”
为了妥善应对这一棘手挑战,林悦亲自挑选了教育专家、资深教师和经验丰富的市场调研人员,组成一支精锐的考察学习团队,深入欧洲各地的学校。在法国的一所国际学校,阳光透过宽敞明亮的窗户,洒在充满活力的教室里。学生们成群围坐在一起,针对一个历史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空气中激烈碰撞。老师则在一旁微笑着倾听,适时抛出引导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在德国的学校,实践课程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学生们身着整齐的工作服,在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和工作间里,专注地进行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将理论知识巧妙地运用到实际中。
结束考察回到国内,林悦带领团队迅速投入到课程的重新设计工作中。那段时间,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大家日夜奋战。他们增加了大量小组讨论环节,在敦煌艺术鉴赏课程中,精心挑选出风格各异的敦煌壁画作品,让学生分组热烈讨论其艺术风格、背后的历史背景以及深刻的文化内涵。引入项目式学习后,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一个与敦煌文化紧密相关的课题,比如“敦煌文化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学生们通过广泛调研、深入分析和精心设计,最终完成一份内容详实的项目报告或是独具创意的作品。
除了教育理念上的巨大差异,语言也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我们的课程资料和教学语言主要是中文,而国际学校的学生大多以英语为母语。为了解决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林悦四处寻觅,组建了一支由专业翻译和教育领域专家组成的翻译团队。翻译团队的负责人是一位名叫苏然的年轻才俊,他不仅精通中英双语,还对教育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了解。在与林悦初次见面时,苏然自信满满地说:“林总,您放心,我们一定能把课程资料精准翻译,让外国学生也能感受到敦煌文化的魅力。”
然而,实际翻译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单纯的语言转换远远不够,因为每一种语言背后都深深蕴含着独特的文化。苏然带领团队成员查阅大量资料,深入研究西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