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说高手在民间。
特么的啥都敢往外卖啊。
蹲在个摊位前,赵三元捧起个镂空的大物件,纯铜的。
“老板,你知道这是啥不?”
跟隔壁摊唠嗑的大姨一边嗑瓜子一边不耐烦的回答赵三元,“没见过世面,很明显是西洋酸菜缸,五十块大洋不还价啊。”
赵三元满脸黑线。
酸菜缸?
你家酸菜缸论口径的啊?
这特么明显是军舰上副炮的炮弹弹壳!
仔细看有不少洋码子!
“大姨您搁哪整的酸菜缸?”
“收的呗,你要真看好了给三十五块大洋就行,大冷天的快收摊了。”
“倒不算真看好,顶多看好一半吧,有没有完全体?壳子里边不是空芯的那种?有的话我收几枚。”
“捞上啊不是,收过来就这样,赶明儿要收到了大姨给你留着。”
赵三元郑重点头,随即往隔壁摊位看去,卖的都是些挂件摆件,五颜六色啥样的都有。
就是材质吧,真不咋地。
但旧货市场里肯定是屎里淘金,说不定能遇到啥正经玩意儿。
老康拿起个赤色玉佩,一时间没看出雕的是啥东西。
“大爷,这啥材质的啊,还有这雕的是啥?”
估计是摊位大爷一直没开张,又瞧见老康憨憨的德行,他顿时眉飞色舞的介绍这块玉。
“小伙儿好眼力,这可是我手里边最好的货色了,看着这线没?天蚕丝的,看到线外边包的挂玉没?翡翠管的,下边的玉块更了不得,是西南火焰山的天然玉石,敲下来一块老费劲了,我太奶整整敲了七七八十一天才敲下来这一小块,仔细看,看出来是个下山虎没?雕工够霸道吧?”
老康都快眼珠子瞪玉上了也没看出来是个啥虎。
硬要说是虎的话,这老虎下山的时候好像打了粗溜滑,脸先着的地,简直惨不忍睹。
翻过面,看了看手掌里蹭的红漆。
心想火焰山的玉它掉色儿啊。
“瞅着挺新啊。”
“是,年头可能没那么久,顶多百年了,你诚心想要就给十个数。”
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