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挑选时,他看到了一枚十几厘米见方,有印钮的大印章料。
他凑过去观察。这是巴林石,有部分冻石颜色接近鸡血石,只是没有那么浓艳,但别有趣味,有泼墨的感觉。
他看向郭理事,问道:“郭老师,咱们要不要雕刻一枚纪念印章?”
“你愿意刻,我们欢迎。不过,如果使用这枚大印章创作篆刻,美术馆就要收藏。”
“好。”姜哲觉得,有机会创作,还能白用好材料,创作完成就留在美术馆收藏,何乐不为。
他补充一句:“如果觉得我刻的不好,美术馆不愿意收藏,我就自己花钱买下来。”
“你放心,美术馆肯定愿意收藏。”郭理事说道。
姜哲指着大印章,说道:“就选它,还有这些,够用了。”
郭老师笑着让工作人员记录。
等工作人员做记录,姜哲带着选出来的印章料,回到笔会现场。
看到姜哲拿来几枚印章,不少人围过来。
创作书画的人,不管会不会篆刻,都喜欢印章。
姜哲打算先制作留在美术馆的印章。
在准备印稿的时候,几位嘉宾包括郑馆长重新来到笔会现场。
姜哲请几人拿主意,篆刻的具体内容。
这让几位嘉宾和郑馆长,有了参与感。
经过商议,留在美术馆的印章,印文内容为——x省美术馆收藏印。
边款内容为:全省第11届美术作品展览纪念。有了这个铺垫,其余四枚印章,姜哲可就自由发挥。
收藏的印章尺寸大,所以,印文的布局力求稳重舒朗。
姜哲准备刻白文印。
转稿之后,用一柄大号刻刀,开始刻印。
一刀入石,碎末崩解。
这种老料的印章,刻起来手感舒畅,很快就沉浸其中。
姜哲现场篆刻大尺寸的印章,吸引来很多观众的注意。
围观者看到姜哲沿着硬稿下刀,以冲刀为主,在笔画转折时用切刀,没等刻完一个字,已经开始刻旁边的字。
章料大,不能像小印章那样随时转动,所以每转动一次印章,总要把能照顾到的笔画,全部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