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在山脚缓坡上。
村里的部分房子已经改成砖瓦房,但也保留了很多茅草顶的土房。
车子开进村旁一家宾馆的院落。
众人下车,分配房间。
尹老师告诉姜哲,村子附近的景色中,最有特点的就是与地势结合的民居。大部分房子就地取材,别有趣味儿。
活动组织方给众人安排的住宿条件不错,这里没有标准房间,但每人一个单间,能保证休息。
很多画家刚刚安顿好住处,已经邀请好友出发去写生。
画家们也有各种小圈子。有人选择去海边的小码头,也有人去村子,还有人先去爬山或去寺庙。
姜哲背着画箱,和尹老师几人一起走进村子。
村子前有公路。
村子内有几条石子路,通往不同方向。
姜哲几人沿着小路,在村里走动。
因为地势的起伏和树木的遮挡,几乎每走一段路,就会看到不同的民居和景色。根据地势布置的院落,几乎没有重复的样式。
村里的老民居,有以石块垒成的墙壁,也有土墙,每一栋老屋,都留下了时光的痕迹。
姜哲几人走到一处路口。
站在这里,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村子。
几人在这里分开,寻找各自的喜欢的景物。
姜哲继续沿着小路走,边走边观察。
想学习绘画,成为画家,需要学会从生活中感知美。
每个人对美的感知不同。有人天生就敏感,说不出来,但能通过训练画出来;有人需要通过欣赏,训练对美的感知。
姜哲在系统帮助下,掌握技能的同时,通过了解大师的感受,已经不知不觉的开始培养对美的感知,寻找自己更欣赏的美。
他在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前停下脚步。
小径向高处延伸,被院落和树木遮挡,看上去被分成七八段。
姜哲从小径与附近民居关系中,发现一种独有的韵律。
他拿起速写本,画出几个草稿,确定把握住这种美的韵律,就摆开画具,在一张四开水彩纸上,快速起稿。
民居和道路的固有色非常朴素,需要利用光线变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