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猜测出来了,哪怕是曹氏中脑子不太好用的曹爽也同样猜测出来了,并且劝告曹髦不要前去。
曹髦只是看着曹爽说道:“他想要名正言顺的杀了我,可是我偏偏不给他这个机会。”
“若是我抗旨不尊,他岂不是就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杀了我么?哪怕是违背当年的诺言,也没有人会在意。”
“当年光武皇帝指着洛水而誓言,之后王莽留在朝中为大汉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一生从未曾有过任何差池。光武皇帝也遵守了自己诺言,不再计较那杀父杀兄之事。”
“宫中有许多隐秘是你们不知道的,当年王莽杀死的不仅仅是当时的皇帝以及前任皇帝,他杀死的还有光武皇帝的亲弟弟,这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我也是从一本秘密的书籍中知晓其中旧事。”
曹髦感慨的说道:“当年的王莽,恐怕就如同今日的我一样吧,如此的战战兢兢。”
他笑着看向曹爽:“只是当年的王莽,定然比我更加忧虑,因为他需要担忧的事情更多。”
“不必担心我,我去了。”
高贵乡公的车驾缓缓朝着琅琊城而去,留下来的是曹爽与曹真两个默不作声的背影,他们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当他们将自己手中的兵权交出去的那一瞬间,当他们应招回到琅琊城的那一瞬间,他们就中了司马懿的奸计,沦为待宰的羔羊。
泰始元年,秋末。
高贵乡公驾驭着车马来到了琅琊城内,琅琊城内的诸多世家、臣子、权贵都看着这位年轻的人,他们的眼睛中带着敬佩的神色。
明明知道琅琊城内最高贵的人想要杀他,而他却依旧驾驭着车马前来,这怎么不算是君子之风呢?
没有人能够说曹髦没有当年的魏武皇帝之风。
司马昭亲自来到了城门口迎接曹髦,脸上带着谦卑而又恭敬的神色,看着一点都不像一国的太子。
泰始元年,冬。
这一年的时光,渐渐的过去了。
自高贵乡公进入到了琅琊城后,就受到了各种屈辱的事情,比如皇孙们不停的前往高贵乡公的地方去侮辱他,但高贵乡公全部都不在意,甚至颇有种“唾面自干”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