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携天子于长安继位。”
“至此,两汉并立。”
“或曰:刘汉、曹汉。”
“太史公曰:贤王之名,天下公举,而曹贼之心、路人皆知也。初平之年,曹氏借机而起,然则不思皇恩,竟行谋逆之举,此之谓狼子野心。”
“名为曹汉,实为曹贼也。”
在汉书中,这一段记载也被后世众人知晓,并且用“狼子野心”来称呼曹操。
但在“观汉纪”中,这一段历史却有了不同的描述。
在“遗诏”这一句之前,描述相差无几,无外乎是天子病重。
而在这一句之后,则是有了不同的记载。
“昭宁二年,帝崩。”
“时刘备猖獗,手握朝纲,拒众臣面圣,困天子于未央宫中。”
“天子崩于酉时,然刘贼言称天子崩于亥时。”
“时皇子民于长安,年幼,丧母。”
“刘贼欲控朝纲,则矫诏立皇子民。”
“上古贤皇,兄终弟及,此为周礼纲常,是为大道之礼。”
“刘贼矫诏谋天下之举,则为己谋,其虽名为宗亲,却实出五服,妄图窃取社稷神器。”
“时,朝堂之上,备党羽者众。”
“于此危难之时,曹公悍然讨贼,奉弘农王为帝,然则刘贼势大,曹公不敌,无奈乎携帝奔走,于琅琊登基。”
“天下或为两汉。”
“曰:伪汉、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