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职,慌忙逃离。其中,文臣仅余六人坚守岗位,文天祥正是其中之一。
眼见局势颓败,谢太后无奈之下,任命文天祥为右护法,令其前往魔族大军之中议降。然而,文天祥心中并无屈膝外族之意,面对元帅伯颜的威逼利诱,他愤然驳斥,誓言必将浴血奋战至最后一刻!
伯颜盛怒之下,扣留了文天祥。然而,文天祥宁死不屈,以绝食抗议。即便南宋朝廷沦陷,谢太后与幼主皆落入魔族之手,文天祥依然矢志不渝。
在这紧要关头,他寻得一丝生机,于途中机智脱逃出蒙古军队的重重封锁。文天祥并未背弃诺言,继续召集义军,与蒙古势力展开殊死抵抗。他在江西重创魔族兵马,然而终究因寡不敌众,由胜转败。就连他的亲眷,也悉数沦为魔族囚徒。
然而,文天祥并未退缩,仍在奋勇杀敌。最终,他在潮州一役中败北被捕,被押解至元朝京城大都。途径零丁洋时,文天祥挥毫泼墨,留下了那篇永载史册的《过零丁洋》,诗中字字句句都烙印着坚贞不渝的忠诚与英勇:
“艰辛历练起于大道初开,四境烽火稀落似星辰。”
“江山支离风雨飘摇,我身如同落叶随波逐流。”
“惶恐滩前空怀忧惧,零丁洋里独自哀叹。”
“自古英雄难免一死,唯愿赤诚之心照耀史册!”
……
那些诗句中,赫然镌刻着两字——忠义!
对此,忽必烈对文天祥身上流淌着的浩然正气和忠肝义胆深感敬佩,意欲将其收归麾下,以为己用。他想,倘若能让文天祥这样的忠良之士归顺,南宋其余之人还会不为之所动吗?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忽必烈派出昔日南宋宰相、现任元朝礼部尚书的留梦炎,以及已经投降的南宋幼主,共同以权柄与富贵诱惑文天祥投降。
然而,文天祥秉持铮铮铁骨,始终未被打动,一心求死,誓不降敌!
目睹文天祥连连拒绝蒙古人的招降,神州各大皇朝之主也不禁面露赞叹之色:“连南宋幼主都投降了,而这文天祥竟然如此刚毅有骨气!”
他们的国家已然灭亡,连自家君主都已经沦为敌人劝降的工具,却仍无法撼动文天祥的决心!此人宁愿以身殉国,也坚决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