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不错的。
至于其他的小办法,那就是和顾亮刚开始来这边一样,多采一些野菜晒干,去山里多采挖一些葛根、野山药、橡子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他们农家之前就当做副食。
见此情况,顾亮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人多好干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把力量集中起来做一些能够抵御天灾的事情。
在坐的众人一听觉得顾亮说的十分有道理,他们之前想的方法都是各家单打独斗,真要遇上什么天灾,也不过是各自在家熬而已。
王家的一位叔辈男人这时直接问道:“亮,你就快说吧,我们能做些什么。只要你说,我们一定干,干了至少咱也能心安一些,不用眼巴巴的等。”
顾亮见有人问,也不再绕弯子了,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在兰溪的上游建一道堰。
“好,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我早就想在兰溪建个堰了,可奈何咱们村不是一个姓,没有带头人,这堰也一直建不起来。”
“是啊,有了堰之后,这兰溪的水便可以进入咱们的田地,以后就算是天干,咋也不会缺水了。”
“堰这东西好啊,有了堰之后,咱们村至少有一半的田地可以旱涝保收了。我家的田位置高,离山上流下来的小溪沟又远,水到了我家总是不够…………”
听了顾亮的话后,在场的各位都在谈论有了堰的好处,场子瞬间热闹了起来。原本今晚他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如今有了顾亮主意,顿时有了方向,也终于知道要干些什么,不用干坐着等天灾降临了。
堰这个东西是顾亮很早就想出来的,只不过后来他们家有钱了可以买足够的粮食以后,这建堰的事情对于他们家来说就算是个鸡肋了。
之所以现在又提出,完全是为了这群今晚来他们家的这些乡亲,这些人选择相信他们家,他们家也不能辜负这些人的信任不是。再说了,独木难支、独户难活,要是真的到最后在天灾里只剩下他们一家人,那他们家也会被其他人地方的人盯上。
项羽起兵尚且靠家乡八千子弟,刘秀光复大汉也靠从小生活的南阳世家,刘备还有结义兄弟,地主家富贵起来也不会苛待自己的本家兄弟,他们顾家又怎么能不要这群相信他们家的同村人呢?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