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毫不犹豫地带领部队发起攻击,打破这僵局。
夜幕降临,陈牧的营帐中灯火通明,他和其他将领一起讨论着可能的战术和策略,尽管心中焦急,但他们的声音中仍然保持着军人的坚定和果敢。他们知道,无论马武的命令何时到来,他们都将准备好迎接挑战,为了胜利,为了推翻新莽的统治。
随着夜幕的降临,湖阳县城被围困的紧张气氛愈发浓厚。刘嘉和廖智宸,两位分别负责南门和东门的将领,也开始感到不安和焦虑。刘嘉对绿林军以及马武本人是有一定了解的,他知道马武是一位果断的将领,但这次围而不攻的策略让他感到困惑,这种不确定性让他感到不安。
刘嘉在军中以其温和仁爱著称,与刘縯、刘秀兄弟亲如手足。他曾与刘縯一起到长安学习《尚书》、《春秋》,性情稳重,不轻易动摇。然而,面对马武的命令,他的内心也开始出现了波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当前战况的疑惑,眉头紧锁,不时地望向马武驻扎的方向,似乎在等待着一个明确的信号。
廖智宸则在东门处焦急地踱步,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战斗的渴望和对现状的不满。作为绿林军中的一员,他习惯了直接的冲突和战斗,这种等待的命令让他感到焦躁。他时不时地向士兵们发号施令,确保他们保持警惕,同时也在准备着随时可能到来的战斗。
廖智宸站在东门的城墙上,目光如炬,他的身影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孤独而坚定。他投降绿林军,一方面是因为形势所迫,另一方面,他也确实看清了新莽政权的腐败和无能。尽管如此,他的内心深处对于绿林军还是有着难以掩饰的不屑。
作为一名曾经的新军将领,廖智宸有着自己的骄傲和自尊。他记得那场以寡敌众的战斗,他和他的五百勇士面对着两万敌军,他们战斗到了最后一刻,虽然最终败北,但在他心中,他们是以英雄的姿态倒下的。这种虽败犹荣的感觉,让他在绿林军中始终挺直着腰板,即使现在身处敌营,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骄傲。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当前局势的不满,也有对绿林军战术的怀疑。他不理解马武为何要围而不攻,这种犹豫不决的战术与他以往的战斗风格大相径庭。他更倾向于直接和果断的战斗,而不是这种消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