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四年,八月初一,鞑靼使团手捧书函进谏大明皇帝献礼。既然是来自草原的礼物,朱棣心情大好,甚至让使节参加了早朝,好让文武百官见识见识,来自鞑靼俯首称臣的模样,彰显国威。
那使节迈着正步走上前来,打开书函,宣读了鞑靼的献礼内容。朱棣以为是礼物的清单,最后发现,那就是礼物的全部。
“今日,胆大之匪类,瓦剌大军,不顾大明皇帝好生之德,穷兵黩武,率十万之众突袭我瓦剌腹地阿剌忽马吉。幸得我太师,受大明皇帝英勇之感召,巧施计谋,歼杀瓦剌伪可汗答里巴,生擒瓦剌王子巴噶木。强敌已退,鞑靼得大明皇帝庇佑,终享一世太平,谢主隆恩!”使节念完,噗通一下跪在了朱棣的宝座面前,大谢特谢。
至于朱棣却是默不作声,单手抚须,似乎在思考什么。使节低垂的额头上冷汗都下来了,对于他来说,这是最惊险刺激的时刻,如果大明皇帝觉得阿鲁台的行为是冒犯,故意破坏草原平衡,那他的脑袋就会作为大明的回信,送到阿鲁台的案台之上。
不过来以前,使节应该是将漫天神佛都给拜了一个遍,所以今天运气非常不错。
思索片刻后,朱棣微微一笑,挥手示意道,“和宁王捍卫自家领土,英勇果决,实乃老当益壮。赏,重重有赏,来人啊,为鞑靼特使准备十匹绫罗绸缎,十箱贡品茶叶,十套御用瓷器,外加千两白银!”
“谢!谢皇帝陛下恩赐,小的诚惶诚恐,愿大明山河永在,既寿永昌!”使节这才大喘气的放下心来,今天看来不用死了。
阿鲁台想过朱棣得到这消息后的许多反应,最坏的当然是挥兵北上,再来一次御驾亲征,就为封狼居胥,最好的,基本也会训诫上几句,让使节害怕到瑟瑟发抖,将这份恐惧带回鞑靼,传递给阿鲁台。
结果,朱棣不光没有如此,竟然还主动予以嘉赏,就让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不论如何,鞑靼杀了瓦剌可汗,逼死瓦剌太师,绑架瓦剌太子的一战,在大明的九州万方并未掀起一丝波澜,似乎今时今日的大明,已经强大到对这种境外势力忽略不计的地步了。
仿佛能打败现在大明的敌人,永远只会来自内部。只要领导层不犯昏招,既寿永昌或许也不仅仅是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