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知道战争的最根本目的是杀伤敌人。
而这里是东汉末年,那些名将能力在出众,在眼光上也不及刘睿这位后世来人。
“那明公的意思是,皇甫将军会战败?”
王越犹豫道。
“十有八九,只是不知道损失大不大。”
不怪刘睿持悲观情绪,而是他身在局外,看的要比局内人透彻。
“报!”
就在此时,有哨探急匆匆的前来禀报。
“有何事凑报?”
王越拦下哨探。
“郎将,城外二十里处出现叛军踪迹,观其兵力足有三四万人。”
哨探讲出情报。
“什么!”
得知消息的刘睿猛地站起身来,眼里一片不可置信。
“明公!”
王越也回头看向刘睿。
“还有什么,一同讲出来。”
看到哨探欲言又止,刘睿让他一并说出。
“那些叛军行进间并不急迫,同时不断高呼皇甫将军战败,数万大军全军覆没!仿佛是故意讲给我们听的。”
哨探低下头去。
“一派胡言!皇甫将军乃是海内名将,怎么可能败于敌手,这些不过是叛军故意传出来的谣言罢了。”
哨探刚一说完,刘睿猛然一拍桌案,大声喝道。
“是。”
听到刘睿的话,哨探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又放了下去。
“你先下去吧。”
刘睿挥了挥手,哨探行了一礼,缓缓退出。
“糟了,既然城外出现敌军,而我方大军不见踪迹,那么皇甫嵩必定战败无疑。他们放慢速度,喊出口号,是故意为之。”
刘睿立马就分析出了叛军异常举动的目的。
“攻心之计,这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啊!”
“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些叛军会想到这种计策吗?”
羌人一直以来的表现都以勇猛为先,这让王越很难相信他们会使用计策。
“别忘了,这次的叛军里还有不少汉人,更有边章和韩遂这等叛臣。如今大军战败,他们很容易就能得知长安空虚,所以使出这等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