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上,然后摇了摇头,露出一副无奈的表情。毕竟按照班长的想法,如果换成其他年轻人有赵大明这样的技术和人缘,只要好好表现,从普通工人晋升为组长那是轻而易举的事儿,他也劝过赵大明几次,可惜赵大明根本没当回事儿。自己终归是外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和班长消完假,又和几个没活儿的工友聊了会儿天,赵大明回到自己的工位上坐了一会儿,眼看快到十点了,估计事情已经安排好了,这才起身前往办公室去找主任。
以下是为您仿写的内容:
“赵大哥,那事儿我表哥跟您提了吗?”瞅见办公室里只有赵主任一人,林晓峰也不拐弯抹角,大剌剌地坐在赵主任桌前,直入主题,连称呼都显得亲昵起来。
“提了,提了,我说老弟啊,这点小事儿,你直接来找老哥我就行,哪用得着麻烦你表哥出面。”赵主任起身给林晓峰泡了杯茶,嘴里略带责怪地说道。
“嘿嘿,这不是怕打扰您嘛,我才去找表哥帮忙,谁知道最后还是得麻烦赵大哥您!唉,早知道这样,我一开始就该来找您。”林晓峰做出懊悔的模样说道,心里却不以为然。对于赵主任的话,他也就左耳进右耳出,如果自己直接来找他,虽说事情能办,但哪有表哥出面来得轻松。
“对了老弟,刚才你表哥只是大概说了下,没讲清楚,你这次是打算和几个乡镇合作,收多少货?”赵主任压低声音问道。
“收多少我现在也没个准数,目前也就两三个乡镇参与,我估摸每个月能有个几百斤的水果,或者二三百斤的水产,几十斤的山货应该没问题,以后可能会再增加一些,不过应该也不会太多。”为了日后能在里面混入自己私藏的货品,林晓峰故意把合作对象和产出数量多说了些,但也不敢太夸张。
“二三百斤水产?好家伙,这几个乡镇够厉害的,能有这么多?”赵主任有些吃惊地问道。水果方面倒还好说,赶上丰年,产量不会太低,一个乡镇每月凑个几百斤不算太难。可水产就大不一样了。
俗话说,养殖有风险,水产更艰难。这些东西养起来可不容易,鱼类还好一些,只要控制好规模,别被人盯上,基本没大事。但像螃蟹、虾这类,养殖难度大,特别是集体经营后,个人基本不敢碰,为啥?风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