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鹅的三国 > 第679章 不慕海外(2/4)
出现在玄菟郡东面的海岸,与当地高句丽、东夷部族交易买卖。

    关羽反应激烈,强硬驱逐,已惹的高句丽部族不满,遣使来襄平表达不满。

    征夷幕府也只能安抚这些人,安排船队绕行过去进行贸易。

    玄菟郡的高句丽部族,在商业活动中属于被压榨的一方,他们原产的货物被其他东夷部族封锁,很难向南边港口运输,由沿途东夷部族充当中间人。

    双方之间的矛盾,比官府与高句丽部族之间的矛盾还要大。

    曹操商队出现在外东海,高句丽自然喜悦,但也影响到了征夷幕府在港口、沿途税关的收入。

    徐庶回答后,静静等候自己的命运安排。

    至于去大司马幕府当长史,他怀疑大司马拜前长史伊籍为廷尉,就有引诱他的用意。

    大司马与伊籍是旧识,伊籍担任南乡郡守时,堪称大司马最稳固的后方。

    别说廷尉,就是未来拜为三公,封县侯,也不会有人质疑。

    大概率自己去当长史,未来也会留在朝廷,在公卿职位中来回转迁。

    大司马执政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就任后职务稳定,哪怕日食这样影响巨大的天象,也不曾免除一位公卿。

    哪怕做做样子,大司马都不肯。

    大司马唯一的让步,就是回归刘氏,下半年八月时进位魏公。

    至于未来国号变化,只要不是秦,那就不存在什么问题,是魏是梁,又或者陈,都是可以接受的。

    到时候刘备也得前往关中参与典礼以示庆贺,征辟一些刘备部属去朝廷任职,也能理解为示好,表示诚意。

    进位魏公,封国自然是魏郡,魏郡就在袁尚手里。

    留给袁尚的时间不多了。

    进位魏公后,大概率就会在天气转凉时用兵河北,全取冀州。

    徐庶思索之际,刘备又说:“大司马器重元直,这是好事。”

    徐庶不舍:“主公……”

    刘备笑着安慰:“辽东非我所爱,瀛洲亦非我所爱。我等中土之士,远走海外,是何道理?”

    说话间,刘备看着室内火墙附近,那里生着一片新绿。

    是麦芽,浇水保温,不需要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