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弇亦站出来反对道:“寇将军之言乃至理名言也!无论是南阳郡还是汝南郡都地处中原的战略要冲,极易受到四方的威胁。我们如果四处树敌,战国时代的魏国就是前车之鉴啊。
魏国作为战国时代第一任霸主,在魏惠王时期,四处用兵,却东败于齐、西丧于秦、南辱于楚、交恶韩赵,最终一蹶不振,走向败亡。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如今汝南颍河以东被张角麾下大将韩信所攻,我们应当以收复整个汝南郡为目标,
如今却要舍近求远,一旦我们出兵梁、沛,韩信断掉我们的归路,前方战事不顺,则进退两难也!”
寇恂站在内政的角度上为袁术分析了不可攻打谯县的原因,而耿弇则是站在战略与军事上向袁术明确攻打谯县以及他们四处树敌的风险,并指出统一汝南,将韩信的军队赶出颍河以东才是首要目标。
而袁术却不由得冷哼一声,不以为然的道:“魏惠王志大才疏,狂妄无知,这才是他败亡的关键。如果我与魏惠王互换身份,必定联合三晋,东击齐国,西压秦国,南破楚国,北攻燕国,提前统一战国时代,又怎会使空前强大的魏国走向衰落呢?”
寇恂嘴角抽了一抽,没有继续劝说,他知道袁术已经决定的事情,是自己与耿弇无法改变的。
耿弇不由得暗叹一声:“你若与魏惠王互换身份,家底恐怕在秦孝公时期都会被败光。魏惠王好歹迁都大梁后,兴修水利,开凿鸿沟,将济、颖、淮、泗四条河流和与黄河互相贯通。
这条运河不仅起到了航运的作用,而且可以灌溉农田,使鸿沟流域成为魏国重要的农业丰产区。
魏惠王施惠于民,大力鼓励垦殖,将许多本来只能由政府开发的山川河泽让了出来,交给魏国的普通百姓自行开发经营。
这既改善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阶级矛盾,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税收。
白圭为魏相时,为魏惠王制定过二十税一的田税政策,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后来惠施为魏相时,非常关注民生,多次下调赋税,为魏惠王赢得了‘慈惠’的名声。
在看看你袁公路,好歹出身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