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676章 时来天地皆协力,运去英雄不自由(2/6)
上百人,光出版业务那一块儿就分为五个不同的部门,分别出版不同类型的书籍。

    大厅靠墙的位置是一面大书架,上面摆着今年出版的新书。孙朝阳和大林看了看,基本上都是社科类书籍,有《宋朝的故事》《唐朝的故事》《本草全经》《西方经济学译丛》《育儿百科》……

    这才半年时间就出了这么多书,真是万物竞发,勃勃生机。

    但二人却没有看到一本文学类书籍,可见他们并不怎么重视文艺类出版。

    林建初是一个戴眼镜,神态谨慎的中年人,说话语速很慢,似乎每一句话在说之前都要先在心里打好腹稿。

    他和孙朝阳还有大林握了握手,道:“很冒昧给你们去信,却不想连孙副社长和大林编辑都惊动了,还麻烦你们专门跑一趟。孙三石同志的书我都读书,年轻时候我也是个文艺青年,你的书是真的把我给征服了,今天能够见到您的面,不胜荣幸。还有大林编辑,你能够成为《思维的乐趣》的责编,业务能力自然是极好的,有一双慧眼。既然二位今天拨冗来我这里,咱们倒是可以谈谈《思维的乐趣》这个散文系列,讨论一下是否有出版实体书的可能。我的意思是探讨,探讨一种可能性。”

    林建初的话说得滴水不漏。

    孙朝阳道:“大林是《思维的乐趣》的责任编辑,你们聊吧。”就笑眯眯坐在旁边端详林建初。

    先前他对大林说想起来了,那是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上,就是林建初拍板出版了王骁波的长篇小说也是代表作《黄金时代》。

    这段故事,孙朝阳在前世也是在报刊上偶然看过一次,记忆有点模糊。所以,在听到华夏出版社和林建初的名字后,一时只觉得耳熟。想了半天,才想起来。

    那段故事是在九十年代初,王骁波和李垠河从国外留学回来之后,李垠河博士在费孝通先生门下读博士后,王骁波则去人大教书。因为一直抱着文学梦想,便将《黄金时代》投到华夏出版社责任编辑赵杰平女士那里。

    赵女士读完,被王骁波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经过多番努力,至于说服了副总编林建初,这才有了《黄金时代》的出版。

    不过,这本书的销量却惨遭滑铁卢,首印两年都没卖完被逼无奈,赵女士和王骁波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