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点头:“确实,文章里有很多哲学方面的东西,还有很多典故,没有一定的国学素养和基本的哲学知识也看不明白。”
孙朝阳:“好了,华夏出版社编辑的来信让我看看。”
大林忙郑重地从包里掏出一封信用双手递给孙朝阳。
信是一个叫林建初的人写的,自称是华夏出版社的副总编。他在信上说,几天前他在偶然中读到贵刊专栏《思维的乐趣》系列,很感兴趣。就写信过来联系,想问问作家这个系列的散文总共有多少篇,总字数多少,是否签了出版社。如果没有签给其他社,他们华夏出版社对作家的文章倒是有出书的意向。只是不知道作家的联系方式,只能写信过来咨询,望回复,云云。
看到这人的名字,孙朝阳忽然一拍额头:“嗨,记起来了。”
大林满面疑惑:“朝阳,你记起什么了?”
孙朝阳忙把信揣兜里,起身道:“大林,废话就不多说了,咱们去华夏出版社走一趟,会会这个林副总编。”
大林更是疑惑,《中国散文》只是一本杂志,编辑的工作就是把王骁波的文章发表在刊物上。
至于出版,那是作者自己的事情。既然华夏来问,回个信,让他们自己联系王骁波就是,又何必要专门跑一趟。
二人走了一段路,在街边等出租车的时候,孙朝阳才道:“我社只是杂志,手头资源有限。华夏毕竟是正经出版社,他那边又是残联系统,资源比咱们不知道强大多少。如果王骁波能够出书,集合我们两家的力量,未必就不能红一把,这不就是你的业绩了吗?到时候,再让报刊杂志什么的宣传一把,你这个王骁波的伯乐也要红。”
大林:“啊!”
孙朝阳:“等下你在旁边听着就是了,一切有我。”
很快就拦到一辆的士,来到华夏出版社。
本以为华夏是今年年初新成立的单位,草创阶段,一切都应该非常简陋。不料,眼前的情形却颠覆了二人的想象。却见出版社位于一栋大厦里面,占了整整一层。里面灯光通明,窗明几净,豪华气派,一派后世大公司的味道。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像这种非盈利性质的福利单位一向都是非常有钱的。
公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