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六年的刘新武年富力强,一头秀发,还没有像二十一世纪的时候那样,发际线岌岌可危。
很快到了八月底,京城的炎热已经结束,秋风送爽。再过的一段时间,就可以去看香山红叶了。
这天上午,他照例来到《人民文学》编辑部上班。
现在的中国当代文学正处于高峰,大量优秀的作品涌现,黄金时代的到来让所有从事文学工作的人倍感振奋。但大家并不知道,黄金时代之后,很快文学就会退出人们的视野,靠一部作品引起全社会轰动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或许,这才是文学本来的面貌。
文学杂志有四大名旦和四小名旦的说法,所谓四大名旦,就是《收获》《十月》《当代》和《花城》,这四本杂志以刊载中短篇小说为主,兼顾长篇小说节选、诗歌、散文和文学评论。至于四小名旦,则是《人民文学》《青年作家》《萌芽》《山花》什么的。后面三本的名字经常变动,但《人民文学》做为国字头的刊物,永远都是排在前面的,也是国内从事短篇小说创作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
刘新武就是《人民文学》的总编。
老刘是四川成都人,五十年代的时候就随家人移居北京,读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属于天才少年的那一挂。虽然后来插队做过知青,但很快就以小说《班主任》引起全国轰动,这部小说也成为伤痕文学的鼻祖。
后来,他每发表一部小说,都会引起争议,比如《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还有长篇小说《立体交叉桥》,都踩在社会的热点上。
去年,长篇小说《钟鼓楼》更是获得文学界至高荣誉茅盾文学奖。
后世的年轻人提到刘新武,眼前就会出现那个在《百家讲坛》上侃侃而谈,解密红楼,满口跑火车的老头。但在八十年代,老刘却是中青年作家的领军人物,文学爱好者心目中偶像级的人物。
这两年,刘新武的事业很顺遂。小说出版后,非常畅销,《立体交叉桥》正在影视改编,《钟鼓楼》正在拍电视连续剧。根据他的短篇小说《如意》拍摄的同名电影正在上映,虽然票房一般,但在文青心目中地位却高。
实际上,《如意》这部小说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