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库,那边的鱼是多,毕竟是大水体,但水库毕竟是国家的,咱们这是损害国家财产,有时候还会被抓。”
何水生:“老孙你连大水体这个名词都知道,学问见长啊。”
孙永富接着说道:“密云虽好,就是太远,跑一趟几天,汽油费也不少,咱们年纪大,也怕麻烦,就在城外的河里钓。刚开始的时候鱼儿还很多,但渐渐的钓鱼人越来越多,还有人撒网,电鱼,甚至下药,河里的资源也越来越少,真的很烦人。老何,按说以前的人穷,会去抓鱼贴补生活。现在改革开放了,日子好过了,怎么还缺那一两口肉呢?”
“这就是反常识的地方。”何水生哈哈笑道:“以前的人吃饭恼火,蛋白质不足,如果有一口鱼肉吃,确实不错。不过,鱼本身没有多少脂肪,要想做的好吃,得放大量的植物油和动物油,还得搁进去不少佐料。你们四川的水煮鱼,面上就是红彤彤一层红油。我们江浙地区的蒸鱼虽然口味清淡,但上面好歹也要放两片火腿什么,取的就是动物油的香味。鱼肉如果没有动植物油,味道真的难吃。那时候,普通人一个月才几斤油票,自己平日用来炒菜都不够,还做什么鱼。所以,在以前,没有脂肪油水的鱼虾可不太受人待见。我小时候在上海滩,那里虽然是十里洋场遍地黄金,可穷人也不少,很多人穷得靠吃大闸蟹维生。”
听到亲家这话,孙永富恍然大悟:“对啊,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四川乡下的鱼多得很,稻田里、水渠中,全是鲫鱼、鳑鲏还有泥鳅。我帮我老丈母的稻田薅草的时候,薅着薅着就抓到一条泥鳅和黄鳝,扔岸上去。干一下午活,能抓五六斤。拿回家后,也没有油和佐料,直接用火跟我舅子一起烧了吃。好歹都是肉,能节约点粮食。”
“尤其是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咱们就靠鱼虾顶上几顿。“
“刚开始的时候吃得还香,但吃上几次就难受得要命,肚子里全是酸水朝上涌,人也痨得厉害,眼睛都绿了。六零年,有人吃河里的玩意儿还吃得饿死了,你说怪不怪。那时候,我们一看到鱼虾就恶心,只想吃粮食,真正的粮食。想吃大米,吃煮土豆,吃苞谷,最馋的是那种刚出锅的馒头,那香甜的味道,你闻上一口就得醉倒。”
“到后来,我们干农活捉的鱼虾,还有摸的螺蛳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