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学东西快;又有人说,关键是盼盼这丫头心大,无论什么场合都不怯,能够在外国混得好的都是胆子大的。
众人一通夸夸夸,吴胜邦面上终于露出久违的得色。
旁边一个副书记心中顿时不满,老吴调来中协的时候,工作分工就分去了他原先管辖的几个部门,于是两人就结了梁子。就假笑着道:“十四岁的孩子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挺不容易的。老吴你家的娃以前挺顽皮的,想不到这次去东京留学变成熟稳重了懂事了,就算生活中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愿意让家里父母担心,真是个孝顺孩子。这让我想起文联老钱家的儿子,本来好好地在大学教书,非要出国。出去两年,写信回家说如今在一家外贸公司上班,住别墅,开大汽车,标准的中产白领。可实际上呢,实际上在一家地下小作坊里当小工,专门踩缝纫机做布娃娃。”
这已经是暗指吴盼盼报喜不报忧,死要面子活受罪。
万万听得恼了:“关副书记,你阴阳怪气做什么。盼盼我了解,是个很了不起的娃,绝对混得好。你说这话,纯粹是诅咒人,我听不得。”
吴胜邦面上有青气一闪而过,然后淡淡一笑,对万万说:“盼盼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挺好的,都合格了。”
说着,就拿出成绩单给大家看。
众人都赞叹说,啊,盼盼在班级里是中游,一个外国人能拿到这个成绩,可以了,可以了。
关副书记笑笑,意思是这种成绩单究竟是真是假谁也不知道,难不成还去东京查。
吴胜邦等的就是这个时机,又看着万万:“咱们现在说回盼盼的语言关上,那孩子在语言上天赋过人,去了才一年,就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比当地人还当地人。”
说着,他就从包里拿出孙朝阳昨天晚上带给他的《少年jup》翻开了,指着里面的《灌篮高手》说:“盼盼的漫画在那边全国第一流的漫画杂志连载,是她和着名作家孙三石合作的。”
众人定睛看去,作者署名栏霍然是吴盼盼和孙三石的名字。同时问,是不是写《暗算》和《文化苦旅》的大作家孙三石?
吴胜邦得意地点头,道,还能是谁,就是那个拿到了鲁奖的孙三石。孙三石强在故事和创意,可却不懂画画。盼盼就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