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原来 您就是孙三石孙桑。”小野寺鞠躬,一口流利的汉语:“贵作《球形闪电》可谓是古往今来,第一科幻大作。在下第一次拿到样书的时候,几乎是浑身颤抖地读完了。我永远忘不了林云启动宏聚变的时候,那种绝决,那如繁花般绚烂,又瞬间绽放破灭的美。”
他眼睛里闪烁着泪光,腰弯成九十度,头几乎舔到孙朝阳的皮鞋上。
这个三十六七岁的男人有种能剧表演的夸张,惊得何情禁不住退后,以手掩嘴。
孙朝阳接过他递过来的名片,看了看,上面写着《新潮社》总务二科小野寺俊夫的字样。
他心中奇怪,忍不住问:“小野寺,总务二科好像都是负责后勤兼库管的吧,而且都是女人,你挤在里面是否有点奇怪?”
《新潮社》是小日子有名的出版社,在八十年代前,属于岛国最大的出版社之一,风头甚至盖过《角川书屋》。新潮社以出版纯文学为主,小日子很多着名作家都是从那里起步成名的。比如写下《道草》《明暗》《路标》的夏目漱石,写下《蟹工船》的小林多喜二,创作出《古都、雪国、千只鹤》的川端康成。
不过,后来因为效益不好,加上八十年代末投资地产损失巨大,便开始逐步吸纳新的文学形式,走市场化的道路,出了诸如《罗德岛战记》这样的轻小说名作。
可以说,新潮社见证了小日子从明治时期到如今的昭和的现代文学的发展与壮大的历程。
小野寺听孙朝阳问,忙回答:“孙桑,在下原本是社里的文学编辑,出版的几本书都赔了钱。社长认为我不具备一个合格编辑的才华,就转职负责联络作家,为他们服务,相当于经纪人,职位自然就放在总务二科。”
孙朝阳嗯了一声:“那就太遗憾了。”
小野寺眼泪掉下来:“让孙桑失望了,遗憾,遗憾,我的人生就是一场遗憾。”
何情实在接受不了他这种大喜大悲夸张的接物待人的方式:“朝阳,小野寺似乎……似乎感情很丰富。”
孙朝阳手里正拿着一把折扇,扇面上画的是一朵荷花,落款是石鲁,是机缘巧合弄到的收藏,被老丈人借去玩了半年才还来。
他把扇子一合,在小野寺肩膀上敲了敲,对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