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492章 土导游孙朝阳(1/3)
    托翁墓地位于一片树林里,芳草碧绿,风景不错。

    大家都将手上的鲜花放在坟头,三鞠躬。

    致敬了这位文学巨人后,大家又进入陈列馆,里面放着托尔斯泰的手稿,各类出版的书籍,照片,还有一些日常日品什么的。

    托尔斯泰虽然是大贵族家庭出身,但对普通民众充满同情。有感于当时农奴制的腐朽落后和反人性,他从喀山大学毕业后,回到这里,开始进行改革。减免赋税,搞了个承包责任制的新鲜事物,结果遭到失败。

    不成功的社会实践让托尔斯泰伤心地离开老家,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这一段军旅生涯也成为他后来创作《战争与和平》的灵感源泉和素材宝库。

    战争结束后,托尔斯泰出国旅行,后来在瑞士长居了一段时间。他在出国的时候见到了写出过《雾都孤儿》《咆哮山庄》的英国大文豪狄更斯。那段在瑞士的经历经常被托翁写进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是短篇小说《琉森》。

    陈列室里就有几张琉森的照片,上面有湖泊,有高山,有托尔斯泰居住过的酒店。

    另外,陈列柜里还有原版的《琉森》,老迟是懂俄文的,看得仔细,口中不断唏嘘。说,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读过这本小说,心中想,琉森又是什么样的天堂啊?今天自己竟然站在作者的故居里,仿佛能聆听到托翁的心跳声呼吸声,真是奇妙。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是《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和《战争与和平》是他从国外回俄罗斯后陆续写成了,他的创作期很长,几乎横亘了二十世纪后五十年。

    其中最着名的是《战争与和平》,这本书写的时候拿破仑进攻俄国,一度打进莫斯科,然后被俄罗斯民族英雄库图佐夫击败。

    小说双主角,一个叫安德烈,是库图佐夫的副官,另外一个叫皮埃尔,大资本家。

    小说里有大量的法语单词和短句,还有大量的专业军事术语。不懂军事常识的,又不太清楚拿皇战争那段历史的,很容易看得满头雾水,其实对普通读者不太友好。

    当初孙朝阳读中译本的时候,光看索引注解都看得头昏。

    不过,后来拍的电影却非常好看,据说拍摄战争场面的时候出动了几十万军队当群众演员,场面之宏大,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