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使馆在朝阳区,孙朝阳和迟春早一大早赶过去,那边已经排起了长队。看排队者一个个睡眼惺忪模样,估计有人是熬了夜的。
使馆区好热闹,很多小贩,大多是来换外汇券的、外币的,除了常见的美元和法郎,还有稀罕的瑞士法郎、意大利里拉、荷兰盾,你都分不清楚,一不小心就被人骗了。
现在正值出国热,这边还好,听说大美丽那边排的队更长,更让人绝望。
迟教授心中忐忑,说自己也是第一次办签证,害怕等下说错话被人拒了。
孙朝阳道,不用担心,人家问你什么,照实回答就是,别弄那么多花头,别想着要表现什么就行。反正,我排你前头,你学着点就是。
迟教授点了点头,从包里掏出一张报纸边排队边看,手却微微颤抖。
孙朝阳看得很不以为然,心道:不就是出国吗,是是是,我也想出去玩玩。但如果人家把我拒了也没什么,不去就是,反正英国的伙食也不行。大不了从巴黎飞回北京。就算今年去不了,以后机会多的是。过几年不是有一句话吗,地球变小了。地球就是个村子,我们都是地球村的村民。全球化的时代还有几年就会到来。
英国大使馆是一栋白色两层的洋房,看起来很漂亮,估计是古董。里面有好几个窗口,分别有不同的签证官在负责面签。有白人,也有华裔。
其中华裔那个窗口最受追捧,毕竟沟通无障碍,迟春早就要去,孙朝阳忙拉着他,道:“别去,容易被否,咱们找老白人的窗口吧。”
迟教授:“为什么?”
孙朝阳低声说:“你当华裔是中国人,人家却当自己的英国人,对我们格外苛刻,这样才能表示自己大公无私。这叫什么,这叫皈依者狂热。”
迟春早:“朝阳,我没有主张,都听你的。”
又排了一会儿队,孙朝阳终于挪到一个白人老头面前,将所有资料递过去:“签证官你好,我叫孙朝阳,是个作家,也是一家音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因公出国参加文化交流活动,这是邀请函,这是我的单位证明……”
迟春早在后面仔细聆听,惟恐漏过一个字。
签证官问孙朝阳婚姻家庭状况,收入多少,一口很标准的京片子。